九夷限波岭,游子逝何之。
襜褕可禦冬,所欢不予贻。
子去华衣马,敦我忼慨词。
剥人(bāo rén)的意思:剥夺别人的权益或财产。
不周(bù zhōu)的意思:不到位;不周全;不周密
驰车(chí chē)的意思:指车马奔驰的速度非常快。
九夷(jiǔ yí)的意思:指九个夷族,也泛指外族或敌对势力。
喟然(kuì rán)的意思:形容心情沉重、悲伤的样子。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齐州(qí zhōu)的意思:形容人们心意相通,志趣相合,团结一致的情况。
所遗(suǒ yí)的意思:留下的遗物或遗迹。
所欢(suǒ huān)的意思:所喜欢的事物或人。
天路(tiān lù)的意思:指通往天堂的道路或通向成功的道路。
险巇(xiǎn xī)的意思:形容情况非常危险或困难。
严威(yán wēi)的意思:指严厉的威势和严肃的态度。
衣马(yī mǎ)的意思:指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需求,特指对生活物质条件的追求和满足。
幽蓟(yōu jì)的意思:指隐居深山的人,也用来形容生活清贫、质朴的人。
远迩(yuǎn ěr)的意思:形容距离非常远,指远方。
周风(zhōu fēng)的意思:指周朝时期的风尚和风气。
不周风(bù zhōu fēng)的意思:指言语或行为不周全,不周密,不得当。
这首诗《游子篇》由明代诗人郑善夫创作,以游子离家远行的视角,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之情。
首句“眷彼不周风”,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怀念,仿佛被不周山的风所牵引。接着,“喟然思九夷”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念之情,诗人感慨地思考着遥远的边疆之地。
“九夷限波岭,游子逝何之”描绘了边疆之地的辽阔与险峻,以及游子离家远行的艰难。诗人通过“驰车越幽蓟,天路逾险巇”这两句,形象地展现了游子穿越幽深的蓟地,踏上充满艰险的道路。
“齐州岂不恋,严威剥人肌”两句,揭示了游子在外的不易,即使家乡令人留恋,但严酷的环境却无情地剥夺了他们的健康与活力。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强调了旅途的艰辛。
“襜褕可禦冬,所欢不予贻”则表达了游子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一件御寒的衣服也能带来温暖,但心中的挚爱却无法给予,这更增添了游子的哀愁。
最后,“在贱贵所忽,在远迩所遗”两句,点明了游子在社会地位与距离面前的渺小与被遗忘,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无论是近在咫尺还是远隔天涯,都难以得到应有的关注与关怀。
“子去华衣马,敦我忼慨词”则是诗人对游子的深切同情与勉励,即使离开了华丽的衣物与骏马,也要保持慷慨激昂的志气,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对游子离家远行的描绘,深刻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们对于亲情、友情的珍视与怀念,以及面对艰难困苦时的坚韧与乐观。
秋荷张败帆,霜蟹携利刃。
离披更出没,深浅皆可辨。
道人不画水,水趣自弥漫。
尖团得八九,或泳或奔窜。
莲蓬老如石,黑皱堪摘玩。
蒲荇气青冥,映波作重晕。
荒凉各成就,凛凛意谁见?
回思光绪中,忍盦藏此卷。
西斋我下榻,累月常在案。
重逢真腹痛,穷老入世乱。
欲题自伤晚,何止存殁恨。
南塘守蓟门,上书论边事。
七害与六失,极之以四弊。
所言诚晓畅,执政可其议。
筑台二千里,财用亦已费。
号令既严明,器械犹犀利。
不恃彼不来,恃我实有备。
在镇十六年,虏骑莫敢至。
当时遣大臣,三岁一阅视。
督抚不掣肘,诸将受节制。
乌虖谁之功,江陵方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