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帝胄(dì zhòu)的意思:指皇帝的后裔,也指统治者的子孙。
幡然(fān rán)的意思:形容突然之间发生的变化,转变得彻底而迅速。
江左(jiāng zuǒ)的意思:指江南地区,尤指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比喻江南地区的人或事物。
可能(kě néng)的意思:有可能发生或存在的事物
老瞒(lǎo mán)的意思:指老实巴交、诚实可靠。
三顾(sān gù)的意思:指为了邀请某人或寻求帮助,多次拜访或请托。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识得(shí de)的意思:指能够认识、理解某种事物或情况。
孙郎(sūn láng)的意思:指年轻英俊的男子。
凶焰(xiōng yàn)的意思:指凶恶猛烈的火焰,比喻凶险的局势或恶劣的形势。
- 鉴赏
此诗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为题材,通过对比曹操与孙权,以及对诸葛亮的赞誉,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见解和对诸葛亮忠诚与智慧的高度评价。
首句“老瞒凶焰欲烧天”,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曹操(字孟德,谥号武皇帝,庙号太祖)的野心和威势,仿佛他的野心能燃烧整个天空,形象地展示了曹操在历史上的强势地位和对权力的渴望。
次句“江左孙郎又少年”,则转向描述孙权(字仲谋),作为江东的领袖,年轻而有为,与曹操形成鲜明对比。这里的“江左”指的是长江以东地区,孙权在此建立吴国,与曹操的北方势力相对抗。
第三句“识得左军真帝胄”,点明了诸葛亮(字孔明)的身份背景,他不仅是蜀汉丞相,更是汉室宗亲,出身于皇族,具有深厚的家世背景。这句话强调了诸葛亮的高贵血统和非凡身份。
最后一句“可能三顾不幡然”,引用了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表达了诸葛亮对刘备诚挚邀请的回应态度。这里“三顾”象征着刘备对诸葛亮的尊重和诚意,“不幡然”则暗示诸葛亮被深深打动,最终决定辅佐刘备,共同开创蜀汉基业。这句诗赞扬了诸葛亮的明智选择和对事业的忠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对比和故事的引用,展现了诸葛亮的高贵身份、深思熟虑以及对事业的忠诚,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深刻的理解和对忠诚与智慧的高度赞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刘景文登郑王台见思五首
系匏两相忆,极目十余城。
积潦干斗极,山河皆夜明。
白璧按剑起,朱弦流水声。
乖逢四时尔,木石了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