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花卉景象。首句“绿柄丹葩展未齐”以“绿柄”和“丹葩”对比,绿与红的色彩对比鲜明,展现出花朵初绽时的娇嫩与活力。“展未齐”则暗示了花开的不完全,预示着后续将有更多的美丽绽放。
接着,“晚风人立画亭西”一句,通过晚风的轻拂,赋予了画面动态感,仿佛风中带着画家的笔触,将这幅自然美景定格在画亭的一隅。这里的“人立”二字,不仅形象地描绘了风的姿态,也暗含了诗人对这一瞬间美景的驻足欣赏。
“翠衿双鸟翩翩下”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两只翠绿色羽毛的鸟儿从空中轻盈飞落,它们的出现为静谧的花丛增添了几分生机与灵动。这里的“翩翩下”不仅描绘了鸟儿飞翔的姿态,也暗示了它们对这片美丽景色的欣赏与喜爱。
最后一句“应识莲花似越溪”,巧妙地将眼前的花朵与遥远的越溪之莲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莲花独特美的赞叹。这里的“应识”二字,既是对鸟儿可能的感知的推测,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他相信无论是谁,都会被这种美所吸引,感受到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夏日花丛中的自然之美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既有视觉上的美感,也有心灵上的触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吴中寒食
寒食清明卖酒家,酒瓶乱插红白花。
江南蚕子非一种,日暖蜂房报午衙。
八十渔翁罾半破,往来醉客路三叉。
村中女伴无忙事,疏雨小塘收漾纱。
次陈响林并答王录事
半生欲归心,识路如老马。
童子发已华,往梦肄宵雅。
家园故京口,阿蒙久城下。
山云横五州,先垄暗松槚。
宿昔风雨多,捲我茅一把。
相携记父兄,独恨辞里社。
犹馀耆旧人,既远不我舍。
我生堕奇蹇,知我晚逾寡。
裀溷偶飞花,身世剧飘瓦。
造物奚以为,为是区区者。
诗从响林来,氛尘顿清洒。
何时杖屦撰,纵观大江泻。
倚歌发出狂,态度直草野。
晤言谁复同,笔意浩难写。
但忧参军诃,不饮面为赭。
喧喧东郊斗,面面西凉假。
卑湿类长沙,偏仄住颠厦。
愿从祥麟郊,与辨白鱼鲊。
留别同年索士岩经历
欲落不落天上雪,欲去不去闽中人。
红尘香暖荔枝国,白日醉卧芙蓉茵。
功名富贵傥来物,政事文章奚足珍。
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
在知己,宁论千里与万里。
志士鸡鸣中夜起,秋雨粼粼剑光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