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断 僧 通 状 唐 /李 翱 上 岁 童 子 ,二 十 受 戒 。君 王 不 朝 ,父 母 不 拜 。口 称 贫 道 ,有 钱 放 债 。量 决 十 下 ,牒 出 东 界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拜(bù bài)的意思:指不去拜访或向某人致谢。
放债(fàng zhài)的意思:借出钱财给他人。
父母(fù mǔ)的意思:指父亲和母亲,家长,也泛指父母亲属。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口称(kǒu chēng)的意思:口头上称赞、称颂。
量决(liàng jué)的意思:量度决定。
贫道(pín dào)的意思:贫道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自称贫穷的道士。它用来形容自谦自轻的说话态度,表达了谦虚、低调、不自负的心态。
上岁(shàng suì)的意思:上一年;去年
受戒(shòu jiè)的意思:接受教训或规劝,改正错误。
童子(tóng zǐ)的意思:指小孩子的声音非常嘈杂,形容人多嘈杂、喧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贪婪、背弃家庭与社会责任的和尚形象。"上岁童子,二十受戒"表明这个人年轻时就出家为僧,接受了佛门的戒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并未坚守这些戒条。"君王不朝,父母不拜"则揭示他既不忠于国王,也不敬自己的父母,这在封建社会中是极其不孝、不忠的行为。
接着的"口称贫道,有钱放债"进一步刻画了这个和尚的贪婪本性,他虽然嘴上说着清贫,但实际上有钱时却选择放高利贷,榨取他人。最后两句"量决十下,牒出东界"可能是在描述他的某种处罚或流放,这里"量决"可能是指对他的罪行做出了判决,而"牒出东界"则意味着他被驱逐出了某个区域或界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尚的外表与内心,揭示了佛门戒律与现实行为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批评了当时社会中部分僧人的不轨行为。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余燕中别宋廷尉望之今十七年矣公秉钺吾邦余谢病归里虽讯问时及而竟睽握手乃成一诗奉怀适太学张恒思以画索寄漫题于首
差池握手愧初盟,十七年来何限情。
念我和歌无宋意,知君结袜少王生。
棠阴转傍华阳馆,柳色仍围幕府城。
不是逐臣多落魄,可知吴市易逃名。
吴明卿雪山冰井歌
饶州磁缸莹不瑕,将乐块石霜?砑。
无烦世尊诵贝叶,何必玉女揽莲花。
左安雪山右冰井,凉思习习穿帷纱。
殷红冽齿房陵李,沈绿沁腑青门瓜。
中间别有清凉宅,在君四大君不识。
赤脚高凌一万层,辘轳直下三千尺。
中池之外无它润,太古以还唯一色。
长安炙手殊可怜,骄日欲夺天公权。
须臾火尽灰欲冷,惟有寸心犹自燃。
与君共饱冰雪意,高枕鼓跌庄生眠。
游燕子矶即事
遥望北郭门,逶迤带崇墉。
东峰矗灵祠,西岭梵音宫。
双阙排云上,表里瞰大江。
奇石缘其址,磈怪含玲珑。
呼觞慰登顿,语笑方从容。
阴云翳白日,四起不周风。
帆樯交凌乱,号呼莫可从。
挥金募篙师,飞楫挽危篷。
起者十二三,余已鲛腹中。
人命在须臾,万变靡不同。
夜草乞骸章,晨兴附征鸿。
咏诸功臣像二十六首·其十故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太子太傅征夷将军成国公东平朱武烈王能
文皇倡义旗,百战躬自将。
毋论大将谁,偏禆皆称良。
淇公与成公,雄武雅相当。
应敌面面身,倡勇人人强。
成公实少年,受赈辟南荒。
武侯未渡泸,伏波已告亡。
帝惓殊深笃,胙茅等真王。
至今东第中,华栋郁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