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秋》
《感秋》全文
明 / 沈宜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向中天迥,人惊秋暮悲。

玄霜落后客梦未归时。

缥缈三秋雁,萧条鬓丝

空馀旧箫管,愁对月明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鬓丝(bìn sī)的意思:指人的鬓角的头发,用以形容人的年纪已经很大。

对月(duì yuè)的意思:指两个人在不同的地方对着同一轮明月,象征着相思、思念。

惊秋(jīng qiū)的意思:形容景色或音响极其美妙,令人感到震撼和惊叹。

客梦(kè mèng)的意思:指客人做梦,也可以表示心中的所愿望。

落后(luò hòu)的意思:指相对于其他人或事物而言,发展、进步、水平等方面处于较低或滞后状态。

缥缈(piāo m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虚幻、不真实,难以捉摸。

秋暮(qiū mù)的意思:指秋天傍晚的时候。

三秋(sā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长短,用于形容等待的时间很长。

向中(xiàng zhōng)的意思:指向着中心或中央。

箫管(xiāo guǎn)的意思:箫管是一个指代音乐乐器箫和管的合成词语,用来比喻掌握和控制权力或者职位。

萧条(xiāo tiáo)的意思:形容经济不景气、商业低迷或生活困顿。

玄霜(xuán shuāng)的意思:指深寒的冰霜,比喻深奥难解的道理或深沉的情感。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中天(zhōng tiān)的意思:指太阳高悬在天空中央,形容光明照耀、非常明亮。

鉴赏

这首诗名为《感秋》,由明代诗人沈宜修所作。诗中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凉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悲凉情感。

首句“月向中天迥”,以月亮高悬于夜空,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孤独的氛围。接着,“人惊秋暮悲”点明了诗人面对深秋的来临,内心涌起的悲伤情绪。接下来的“玄霜初落后”,描述了霜降之后的寒冷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凄清的氛围。“客梦未归时”则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渴望回家团聚的心情。

“缥缈三秋雁”,描绘了大雁在空中飞翔的场景,它们的迁徙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轮回。“萧条两鬓丝”则是诗人自喻,形容自己年华老去,两鬓斑白,感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

最后,“空馀旧箫管,愁对月明吹”,诗人手持旧箫,在明亮的月光下吹奏,借音乐抒发心中的愁绪。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刻感受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作者介绍
沈宜修

沈宜修
朝代:明   字:宛君   籍贯:苏州府吴江   生辰:1590—1635

(1590—1635)苏州府吴江人,字宛君。山东副使沈珫之女,工部郎中叶绍袁之妻。工诗词,生三女皆能诗,母女相与题花赋草。因女死神伤而卒。绍袁集妻女之作,编为《午梦堂十集》。
猜你喜欢

闻杨元极去国

倾厦难将一木支,微垣累疏亦何为。

凤凰本自翔千仞,不待区区夺我池。

(0)

咏华林书院

元秀峰前累世居,圣朝旌表振门闾。

四方来客多登第,一邑为儒喜读书。

诗阁夜闻吟木狖,水亭晴见戏荷鱼。

石娇华表溪山里,晚景寒烟尽不如。

(0)

踏莎行·其一九日西山

水减堤痕,秋生屐齿。瘦筇唤起登高意。

翠烟微冷梦凄凉,黄花香晚人憔悴。

怀古风流,悲秋情味。紫萸劝入旗亭醉。

玉人相见说新愁,可怜又湿西风泪。

(0)

意难忘.代赠

仙子奇容。是名花第一,美占春风。

烟香笼浅翠,露靓浥芳红。怜舞燕,惜惊鸿。

想独步吴宫。料认得、娇云媚雨,来自巫峰。

风流正与欢浓。羡高楼并倚,曲影阑东。

烛摇留醉枕,尘坠恋歌钟。三弄笛,五花骢。

莫行乐匆匆。但看取、天长地久,笑语相逢。

(0)

点绛唇

钓月篷闲,载诗却向旗亭醉。翠蒲阴外。

莫放双鸥起。水佩仙裳,洒落烟云意。来相试。

玉绡新制。要写蓬壶记。

(0)

赵嘉父送松江蟹

青天肯为蟹飞霜,蟹亦贪诗老更狂。

枫叶已随诗共冷,菊花能为酒先忙。

平生尔雅谁能熟,此去玄经孰敢荒。

剪去吴淞半江水,渔翁不敢叫沧浪。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