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方忧瘴俗,君可惠清风。
海有沉珠户,岩无斲砚工。
此诗描绘了作者对郑端州离别时的深情赞美和对其清廉品格的期待。开篇“想入漳潮境,牙旗夹路红”两句,通过漳河滚滚波涛与鲜红的牙旗紧贴道路的情景,展现了郑端州将要进入的官场环境和他的威仪气势。
接着,“帝方忧瘴俗,君可惠清风”表达了作者对郑端州能够以清廉之风惠泽百姓、缓解民间疾苦的期望。这里,“帝方”指朝廷,对民生疾苦感到忧虑,而“君可惠清风”则是希望郑端州像一阵凉爽的清风,为民众带来舒适。
第三句“海有沉珠户,岩无斲砚工”通过对比海中的沉珠(珍贵之物)与山中缺乏雕刻砚台的匠人,暗示郑端州如同那珍贵的沉珠,是难得的人才,而山中虽有美石,却无巧手可雕琢其用。
最后,“它年循吏传,要杂古人中”则表达了作者对郑端州将来能像往昔清廉官员一样,被历史所记载和赞誉的预期。"它年"指的是过去的年代,而"循吏传"则是指那些循规蹈矩、公正无私的官员,"要杂古人中"意味着郑端州将会在这些古代清官中占有一席之地。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送别之情谊浓烈,而且对郑端州的品格和未来有着极高的评价。
机泉捣粳炊明玑,竹根烧笋然竹枝。
锦绷稚子犊献角,玉版阿师囊颖锥。
同槃苦觉风味好,对客不知寒涕垂。
古来山林例穷饿,藜苋诳腹蕨充饥。
我今一饱万想灭,老马释羁牛脱縻。
南山苍苍入箕踞,凉月囧囧生谈犀。
公无说与市朝予,啄腐吞腥渠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