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瓶有粟》
《瓶有粟》全文
元 / 李孝光   形式: 古风

瓶有粟兮孰云吾瘦。居有宫兮孰笑吾陋。

御冬有褐兮又乌用夫文绣。人余哀兮余不知。

入事父与母兮出从仲尼

谓蟏蛸兮无罥吾户,吾啸歌兮其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居有(jū yǒu)的意思:拥有住所,居住有地方。

文绣(wén xiù)的意思:指文章或书信的文采和修饰。

啸歌(xiào gē)的意思:形容歌声高亢激昂,充满激情和豪迈。

御冬(yù dōng)的意思:指掌握冬季的技能或方法,能够应对寒冷严寒的冬天。

余哀(yú āi)的意思:指丧失亲人或朋友后所感受到的悲痛之情。

仲尼(zhòng ní)的意思:指孔子,也可用来形容有德行的人。

鉴赏

这首诗以“瓶有粟兮孰云吾瘦”开篇,通过一系列的反问和自问,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人认为,即使物质条件简朴,也不应因此感到瘦弱或贫寒;即便居住简陋,也无需嘲笑自己的境遇。这种超脱物质、重视精神的态度,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深邃的思想。

接着,“御冬有褐兮又乌用夫文绣”,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实用与装饰之间的区别,强调在寒冷季节有保暖衣物已足够,无需过分追求华丽的装饰品。这不仅是对物质消费的一种反思,也是对个人欲望的节制与自我约束的体现。

“人余哀兮余不知”,这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他人情感的体察与自我认知的谦逊。面对他人的哀伤,诗人或许并未察觉或理解,这既是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诚实反省。

“入事父与母兮出从仲尼”,表明诗人不仅在家尽孝,更在外出时追随孔子的脚步,追求道德与智慧的提升。这反映了儒家思想对诗人的深远影响,以及他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尊重与实践。

最后,“谓蟏蛸兮无罥吾户,吾啸歌兮其下”,诗人以对蜘蛛网的比喻,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蜘蛛网象征着束缚与羁绊,而诗人希望在家中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同时在户外放声高歌,表达内心的喜悦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哲理的表述,展现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传统与现代、个人与社会等多重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作者介绍
李孝光

李孝光
朝代:元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猜你喜欢

怀青城

青城观里寻真处,万树琪花映雨开。

林鹤或乘仙佩去,洞龙时化羽衣来。

天青紫气蟠金阙,夜冷琅风散宝台。

几度神游高兴阻,五云依约隐蓬莱。

(0)

再寄罗友章先生

白发中林老散仙,别来长拟共周旋。

凤台僧舍秋题壁,兰石清溪夜扣舷。

渔唱晚霞红蔼蔼,醉吟夜月白娟娟。

无因一献长杨赋,辜负清游四五年。

(0)

赠性空上人

一见清容类远公,六传清派出南宗。

已离世相诸方外,犹挂诗名万袖中。

龙钵夜珠留海月,虎台秋木啸山风。

天游不是长枯寂,舍利神光似火红。

(0)

题堵法曹文明所画匡庐图

墨樵诗翁发垂耳,少年嗜画今老矣。

山鸡野鹿是前身,每见青山乐忘死。

高堂醉扫匡庐巅,香炉缥缈生紫烟。

我来一见似相识,仿佛偃卧彭郎船。

小孤鱼肥春酒好,何当举白醉五老,芙蓉倒影月出早。

与君同上乐天亭,令人夜唤琵琶听。

(0)

题皇甫文远所藏左司郎中堵炳山水歌

繁花孔翠时共喜,金膏空青人罕识。

每观皇甫先生图,令我感此三叹息。

墨樵避俗如避鸮,折简但见先生招。

乱云团成树宛宛,澹墨扫作山迢迢。

人言此是云谷底,武夷下映九曲水。

不然五老匡庐峰,万叠芙蓉照彭蠡。

低低茅屋溪涧滨,墨樵更写先生真。

千章古木一藜杖,毛骨自是仙中人。

尘缘净尽丹砂熟,苍虬停飞虎亦伏。

山童卷取琅函经,纵有黄庭不须读。

烟霞此乐真不迂,临风却作长嗟吁。

十年未得还初服,蕙帐石室今何如。

先生归来早卜筑,我亦同栖此山曲。

便烦作赋邀墨樵,更与泉南数竿竹。

(0)

春愁曲

妾意一何长,春光一何短。

良人游冶郎,去去不知远。

含桃石竹花尽红,房栊蝴蝶醉春风。

令人翻爱远离别,孤绝相思情更浓。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