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有粟兮孰云吾瘦。居有宫兮孰笑吾陋。
入事父与母兮出从仲尼。
谓蟏蛸兮无罥吾户,吾啸歌兮其下。
这首诗以“瓶有粟兮孰云吾瘦”开篇,通过一系列的反问和自问,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人认为,即使物质条件简朴,也不应因此感到瘦弱或贫寒;即便居住简陋,也无需嘲笑自己的境遇。这种超脱物质、重视精神的态度,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深邃的思想。
接着,“御冬有褐兮又乌用夫文绣”,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实用与装饰之间的区别,强调在寒冷季节有保暖衣物已足够,无需过分追求华丽的装饰品。这不仅是对物质消费的一种反思,也是对个人欲望的节制与自我约束的体现。
“人余哀兮余不知”,这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他人情感的体察与自我认知的谦逊。面对他人的哀伤,诗人或许并未察觉或理解,这既是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诚实反省。
“入事父与母兮出从仲尼”,表明诗人不仅在家尽孝,更在外出时追随孔子的脚步,追求道德与智慧的提升。这反映了儒家思想对诗人的深远影响,以及他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尊重与实践。
最后,“谓蟏蛸兮无罥吾户,吾啸歌兮其下”,诗人以对蜘蛛网的比喻,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蜘蛛网象征着束缚与羁绊,而诗人希望在家中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同时在户外放声高歌,表达内心的喜悦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哲理的表述,展现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传统与现代、个人与社会等多重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墨樵诗翁发垂耳,少年嗜画今老矣。
山鸡野鹿是前身,每见青山乐忘死。
高堂醉扫匡庐巅,香炉缥缈生紫烟。
我来一见似相识,仿佛偃卧彭郎船。
小孤鱼肥春酒好,何当举白醉五老,芙蓉倒影月出早。
与君同上乐天亭,令人夜唤琵琶听。
繁花孔翠时共喜,金膏空青人罕识。
每观皇甫先生图,令我感此三叹息。
墨樵避俗如避鸮,折简但见先生招。
乱云团成树宛宛,澹墨扫作山迢迢。
人言此是云谷底,武夷下映九曲水。
不然五老匡庐峰,万叠芙蓉照彭蠡。
低低茅屋溪涧滨,墨樵更写先生真。
千章古木一藜杖,毛骨自是仙中人。
尘缘净尽丹砂熟,苍虬停飞虎亦伏。
山童卷取琅函经,纵有黄庭不须读。
烟霞此乐真不迂,临风却作长嗟吁。
十年未得还初服,蕙帐石室今何如。
先生归来早卜筑,我亦同栖此山曲。
便烦作赋邀墨樵,更与泉南数竿竹。
《题皇甫文远所藏左司郎中堵炳山水歌》【明·孙蕡】繁花孔翠时共喜,金膏空青人罕识。每观皇甫先生图,令我感此三叹息。墨樵避俗如避鸮,折简但见先生招。乱云团成树宛宛,澹墨扫作山迢迢。人言此是云谷底,武夷下映九曲水。不然五老匡庐峰,万叠芙蓉照彭蠡。低低茅屋溪涧滨,墨樵更写先生真。千章古木一藜杖,毛骨自是仙中人。尘缘净尽丹砂熟,苍虬停飞虎亦伏。山童卷取琅函经,纵有黄庭不须读。烟霞此乐真不迂,临风却作长嗟吁。十年未得还初服,蕙帐石室今何如。先生归来早卜筑,我亦同栖此山曲。便烦作赋邀墨樵,更与泉南数竿竹。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2467c6b80e92180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