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之骍我颜,强咏衡门诗。
才拙性复刚,我穷真自贻。
避席(bì xí)的意思:离开座位或位置,以避免与某人发生冲突或争执。
残杯(cán bēi)的意思:指喝酒时只剩下底部一点酒,比喻事情只完成了一小部分,还有很多未完成的事情。
长身(cháng shēn)的意思:指人长得高大、身材高挑。也可用来形容事物高大、长远。
粗食(cū shí)的意思:指吃简单、粗糙的食物,比喻生活简朴、节俭。
方朔(fāng shuò)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有非凡的才能和智慧。
衡门(héng mén)的意思:衡门是指守门的人不分青红皂白,一概不让进。形容对人不加以区别对待,一视同仁。
口腹(kǒu fù)的意思:指嘴和肚子,代表吃饭的需求。
贸贸(mào mào)的意思:形容言谈轻率、不严肃。
前置(qián zhì)的意思:指在前面放置、安排或摆放。也可用来形容某种顺序或位置关系。
事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事事都如意顺利,一切都顺心如意。
堂下(táng xià)的意思:指在堂屋下面,表示地位低下或受人轻视。
逊辞(xùn cí)的意思:谦虚谨慎、不自夸、自谦的言辞。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侏儒(zhū rú)的意思:指身材矮小、短小精悍的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淳耀在生活困顿时,面对贫困与饥饿,依然保持坚韧不屈的精神面貌。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方朔与侏儒的讽刺与自我处境进行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首句“方朔虽长身,侏儒颇笑之”,以方朔的身材与侏儒的嘲笑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艰难与社会的不公。接着,“贫欲去扬子,避席反逊辞”两句,通过诗人想要离开贫困之地却因言语谦逊而显得尴尬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压力与困境。
“嗟余累口腹,此日贸贸来”表达了诗人因生活所迫不得不来到这艰难之地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与悲哀。接下来,“堂下设粗食,筵前置残杯”描绘了简陋的饮食场景,凸显了生活的贫困与艰苦。
“对之骍我颜,强咏衡门诗”则展示了诗人即使在困境中也不忘吟诵诗歌,以文学寄托情感,体现了其精神世界的丰富与高洁。最后,“事事逊渊明,独如彼寡才”将自己与陶渊明进行比较,表达了对自己才华不足的自嘲,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与执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和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