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闰月二十日离玉山八月到馀干易舟又二日抵鄱阳城追集途中所作得诗十有二首·其六》
《闰月二十日离玉山八月到馀干易舟又二日抵鄱阳城追集途中所作得诗十有二首·其六》全文
宋 / 赵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借石谁为主叫应呼莫应。

高才隐约,树远更崚嶒。

挂席三过,停桡欠一登。

扁舟何许漂泊渔罾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高才(gāo cái)的意思:指人才出众、能力高超。

挂席(guà xí)的意思:指宴会上宾客离席时,主人挂起的座位席子,表示宴会结束。

何许(hé xǔ)的意思:何种、什么样的

叫应(jiào yìng)的意思:指叫嚷、应答。形容人们的声音喧嚣、杂乱。

漂泊(piāo bó)的意思:指人在外地流浪、无固定居所的状态。

三过(sān guò)的意思:三次经过

为主(wéi zhǔ)的意思:作为主要的、主导的。

隐约(yǐn yuē)的意思:模糊不清,不明确。

渔罾(yú zēng)的意思:渔罾是指用来捕捉鱼类的网,比喻用计谋或手段诱捕别人。

注释
借石:借来的石头。
谁为主:归属权不明。
叫应:呼唤。
呼莫应:无人回应。
楼高:楼阁高耸。
隐约:模糊可见。
树远:树木在远处。
崚嶒:形容山石陡峭。
挂席:挂起船帆。
凡三过:总共三次经过。
停桡:停下船桨。
欠一登:未有一次登岸。
扁舟:小船。
何许:何处。
漂泊:漂泊无定。
傍渔罾:靠近渔网。
翻译
借来的石头究竟属于谁,呼唤却无人回应。
楼阁高耸,只能隐约看见,树木遥远,显得更加峻峭。
我曾三次经过这里,但都未能停留登岸。
我的小船将驶向何处?只能随波逐流,靠近渔网旁漂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创作的,描绘了诗人乘船出行时的情景。首句“借石谁为主”以问句起笔,引发读者思考,暗示旅途中的孤独与迷茫。接下来的“叫应呼莫应”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无人回应的寂寥感。诗人通过“楼高才隐约,树远更崚嶒”两句,描绘了远处楼阁和峻峭山树在风中若隐若现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苍茫而辽阔的意境。

“挂席凡三过,停桡欠一登”表达了诗人舟行频繁,却仍有未尽之程的无奈,以及对登岸暂歇的渴望。最后一句“扁舟向何许,漂泊傍渔罾”则直接揭示了诗人自身的漂泊状态,以及对未知目的地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孤寂与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和心境,展现了诗人独行江湖的艰辛与诗意,具有浓厚的旅途抒怀特色。

作者介绍

赵蕃
朝代:唐

猜你喜欢

仙人对奕

天公遗下石棋盘,洞里神仙日月宽。

十九路谁分黑界,几千年自带云寒。

剧怜人世纷争道,只换山中妙戏弹。

乾雹声闻同玉响,不知还许采樵看。

(0)

读书题后

惨祸降臣累可哀,胡天凄望李陵台。

千秋事业刑馀作,一代文章史局开。

蠹简唐虞遥溯上,鸿裁楚汉并传来。

钩玄索隐三家注,尽附原书衒博该。

(0)

拟小游仙之ㄧ

仙山何处是蓬莱,弱水三千去不回。

十八年前遭小劫,红羊劫尽复归来。

(0)

寓台咏怀·其六

宝刀未斩郅支头,惭愧炎荒此系舟。

泛海零丁文信国,渡泸兵甲武乡侯。

偶因射虎随飞将,苦对盘鸢忆少游。

马革倘能归故里,招魂应向日南州。

(0)

咏菊八首

谁家老圃影横斜,曳杖寻秋感鬓华。

便拟古梅探雪海,难携片石上星槎。

重阳野外无停屐,薄暮城头有断笳。

待得王郎来送洒,陶公三径已开花。

(0)

项羽

每望还乡著锦衣,楚人早被沐猴讥。

沛公不杀降王杀,残暴优柔已两非。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