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出 郊 书 怀 宋 /王 炎 扁 舟 蓑 笠 寄 平 生 ,元 是 江 湖 一 白 丁 。偶 着 青 衫 持 手 版 ,懒 占 黄 色 上 天 庭 。正 须 第 事 问 三 尺 ,未 暇 对 人 谈 六 经 。啼 鸟 数 声 春 事 了 ,故 乡 回 首 几 长 亭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丁(bái dīng)的意思:指没有受过良好教育或没有专业技能的人。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长亭(cháng tíng)的意思:指长亭,是古代道路上的休息站,也是旅人告别亲友的地方。成语“长亭”比喻离别的场景或情景。
春事(chūn shì)的意思:指男女之间的情事或性事。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黄色(huáng sè)的意思:指色彩中带有黄色的。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六经(liù jīng)的意思:指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和《论语》的总称。也可泛指中国古代六部经典。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青衫(qīng shān)的意思:指年轻人的衣着,也可指年轻人。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上天(shàng tiān)的意思:指超出人力所能及的事物,也可以表示极高的地位或境界。
手版(shǒu bǎn)的意思:指用手掌拍打或拍击物体的动作。
蓑笠(suō lì)的意思:指戴着蓑衣、戴着草帽,形容农民劳作的模样。也用来比喻一个人的形象或者工作状态。
天庭(tiān tíng)的意思:指宇宙中的上天之地,比喻高高在上的地方或权力巨大的机构。
未暇(wèi xiá)的意思:没有时间,无法顾及
每事问(měi shì wèn)的意思:指对一切事情都要过分地追问琐碎细节,不顾大局,不善于把握问题的关键。
- 注释
- 扁舟:小船。
蓑笠:蓑衣斗笠,渔夫常用的防雨工具。
白丁:平民百姓,没有功名的人。
青衫:古代官员低级的服装。
手版:古代官员上朝时记录或展示文书的板子。
黄色:古代指皇帝的服饰颜色,象征权力。
三尺:古人称法律为三尺,表示公正严明。
六经:儒家经典著作,包括《诗》《书》《礼》《易》《乐》《春秋》。
啼鸟:鸣叫的鸟儿。
春事了:春天结束。
长亭:古时设在路旁供行人休息的亭子,常用来表示离别之地。
- 翻译
- 我以扁舟和蓑衣度过一生,本就是漂泊在江湖的平凡人。
偶尔穿上青色官服手持简册,懒得去追求高官厚禄。
我更愿意向孩子请教一切,无暇与人谈论儒家经典。
只有鸟儿的鸣叫宣告春天结束,回望故乡,已有多远的路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田园的生活状态。"扁舟蓑笠寄平生,元是江湖一白丁"两句表明诗人选择了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如同江湖中的渔夫一般无忧无虑。而"偶著青衫持手版,懒占黄色上天庭"则显示出诗人对简约生活的喜爱和满足,他不愿过多关注外界的事务,只想安静地在自己的小天地中度日。
"正须每事问三尺,未暇对人谈六经"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待世事的态度,即无论何事都需用心去探求真理,但他本人尚未有闲情逸致去与人讨论更深层次的学问,如《六经》中的道理。
最后,"啼鸟数声春事了,故乡回首几长亭"两句则描绘出诗人在春日里听着鸟鸣声,心中思念自己的故乡,回想那些过去曾到访的风景如画的亭台楼阁。这不仅表达了诗人的乡愁,也映射出了他对自然美好的感受和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宁静致远、超然物外的情怀。诗人通过自己的小确幸来平衡内心与外界的关系,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安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