窣堵玉峰顶,得高因迥宜。
存小欲崇俭,不悭总属施。
似此云可矣,于焉一陟之。
七层尽遥揽,百级自卑移。
讵可耽閒趣,镇穷畅览思。
先忧饶后乐,保泰奉无私。
《登玉泉山定光塔二十韵》【清·弘历】窣堵玉峰顶,得高因迥宜。定光含舍利,法喜拥禅枝。仿自金山寺,建依鹿苑规。报恩竟空肖,开化亦奚为。志过题诗彼,落成瞻礼兹。是中有深义,不可缺新词。存小欲崇俭,不悭总属施。佛宁期壮丽,我未诣希夷。似此云可矣,于焉一陟之。七层尽遥揽,百级自卑移。况值时晴快,益欣秋爽披。风随进步峭,景逐纵观弥。造极真无比,探奇又莫遗。神皋压赤县,紫禁巩皇基。襟带河山壮,共球鹣鲽驰。民天惟稼穑,治镜切畴咨。讵可耽閒趣,镇穷畅览思。先忧饶后乐,保泰奉无私。行漏鸣移晷,归舆下就逵。摛毫识岁月,权当勒丰碑。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7167c72046a84f8967.html
报恩(bào ēn)的意思:以行动回报别人的恩情。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禅枝(chán zhī)的意思:禅枝意为佛教中修行者所用的拐杖,比喻指导人们修行的教诲或智慧。
赤县(chì xiàn)的意思:指人民纷纷起义,推翻暴政,恢复社会正义的县城。
畴咨(chóu zī)的意思:指关心、咨询他人的意见或建议。
定光(dìng guāng)的意思:指事物稳定不变,光明无暇。
法喜(fǎ xǐ)的意思:指法律公正、审判公正,并以此为喜事。
峰顶(fēng dǐng)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最高点或最高水平。
丰碑(fēng bēi)的意思:指留下有关人或事物的伟大、辉煌的纪念物或事迹。
河山(hé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领土。
皇基(huáng jī)的意思:皇帝的基业,指国家的根基或基础。
稼穑(jià sè)的意思:稼穑是一个古代农业用语,指农作物的丰收和收获。在现代汉语中,稼穑也用来形容工作或生活的顺利和成功。
鹣鲽(jiān dié)的意思:形容人们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襟带(jīn dài)的意思:形容人的为人正直、廉洁,不受贪欲和外界诱惑的影响。
金山(jīn shān)的意思:指富有的矿山,也用来比喻财富或宝贵的事物。
进步(jìn bù)的意思:指事物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取得积极的进展或提升。
讵可(jù kě)的意思:表示不可轻易接受或认同,多用于否定、拒绝或表示疑虑。
开化(kāi huà)的意思:指人的思想观念得到更新,行为举止变得文明进步。
鹿苑(lù yuàn)的意思:鹿苑是指鹿群聚集的园林,比喻人才聚集的地方。
落成(luò chéng)的意思:指工程、建筑物等完工,竣工。
民天(mín tiān)的意思:指人民和天地之间的关系,强调人民的力量和地位。
晴快(qíng kuài)的意思:形容天气晴朗明快,心情舒畅愉快。
秋爽(qiū shuǎng)的意思:形容秋天的清爽和宜人。
山寺(shān sì)的意思:山寺是指位于山中的寺庙,也可以用来比喻僻静、幽深的地方。
舍利(shè lì)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舍利子,也泛指宝贵的东西。
神皋(shén gāo)的意思:形容神明居住的高天。
岁月(suì yuè)的意思: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变迁。它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探奇(tàn qí)的意思:探索神奇的事物或现象
题诗(tí shī)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写诗。
无私(wú sī)的意思:指不计较个人得失,毫无私心私利。
无比(wú bǐ)的意思:非常、极其,用来形容某种程度超过一切可比较的限度。
希夷(xī yí)的意思:希望和悲伤共存,既希望又忧愁。
新词(xīn cí)的意思:指新近出现的词语。
行漏(xíng lòu)的意思:指秘密泄露,消息传出。
移晷(yí guǐ)的意思:移动日晷,比喻改变历法或改变规定的时间。
于焉(yú yān)的意思:指到了那个地方,就在那个地方停留或从事某种活动。
造极(zào jí)的意思:达到极限,达到最高点
瞻礼(zhān lǐ)的意思:恭敬地行礼,表示尊敬和敬仰。
真无(zhēn wú)的意思:真实无误,完全没有。
中有(zhōng yǒu)的意思:表示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中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容、特征或要素。
壮丽(zhuàng lì)的意思:形容景色、事物等宏伟、美丽、壮观。
紫禁(zǐ jìn)的意思:指皇宫的内廷,也用来比喻权力中心。
自卑(zì bēi)的意思:对自己的能力、价值或地位感到不自信或低下。
纵观(zòng guān)的意思:纵观意味着从整体上观察、审视或考虑一件事物。它强调全面、综合地观察或分析,以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金山寺(jīn shān sì)的意思:指的是一个富有的地方或者机构。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玉泉山定光塔的壮丽景象与深刻感悟。诗中以“窣堵玉峰顶”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定光塔矗立在玉峰之巅的雄伟景象。接着,“得高因迥宜”一句,点明了塔身高耸,视野开阔的特点。
“定光含舍利,法喜拥禅枝”两句,运用佛教元素,表达了塔内可能供奉着舍利,以及法喜充满、禅意盎然的氛围。接下来,“仿自金山寺,建依鹿苑规”则通过对比,强调了定光塔的建筑风格和选址依据。
“报恩竟空肖,开化亦奚为”两句,可能暗含对历史事件或某种象征意义的反思,表达了一种空洞的报答与开化的无意义。随后,“志过题诗彼,落成瞻礼兹”则转而抒发了诗人对塔的敬仰之情,以及题诗留念的意愿。
“是中有深义,不可缺新词”强调了诗歌在传达深层意义中的作用,而“存小欲崇俭,不悭总属施”则体现了诗人对节俭与施舍的重视。
“佛宁期壮丽,我未诣希夷”表达了对佛塔壮丽外观的期待与个人追求的谦逊态度。最后,“似此云可矣,于焉一陟之”总结了这次登塔之旅的意义,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整首诗通过对登塔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感悟。诗人在赞美塔的壮丽之余,也表达了对节俭、施舍、报恩、开化等价值观的重视,以及对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相互映衬的欣赏。
晴江啼画眉,烟屿如浮杯。
有山不真隐,游钓皆凡材。
郁郁旋螺门,一水争潆回。
风日不到处,古祠傍山隈。
钓台东西峙,不受群峰排。
前年旧鸥鹭,相见如惊猜。
乱世无隐地,焉知我重来。
筇边落日尽,淡淡烟光开。
依稀痛哭记,留与今人哀。
苟乏超世见,江山无好怀。
卧石灭残字,斑馼千年苔。
丝风重九鼎,天意宁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