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五 原 夜 吟 唐 /沙 碛 女 子 云 鬟 消 尽 转 蓬 稀 ,埋 骨 穷 荒 失 所 依 。牧 马 不 嘶 沙 月 白 ,孤 魂 空 逐 雁 南 飞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孤魂(gū hún)的意思:指没有归宿的灵魂,形容人孤独无助、失落寂寞。
荒失(huāng shī)的意思:指荒废、失去。
埋骨(mái gǔ)的意思:形容为了追求某种目标或事业而不顾一切地付出努力,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
牧马(mù mǎ)的意思:指驱使马匹,比喻引导、管理或掌握人群。
穷荒(qióng huāng)的意思:形容贫穷到极点,荒凉无人。
沙月(shā yuè)的意思:指沙漠中的月亮,比喻虚幻、不切实际的事物。
失所(shī suǒ)的意思:失去了原本所属的位置或所在的环境。
消尽(xiāo jìn)的意思:完全消失;彻底消散
月白(yuè bái)的意思:形容月光洒在地面上,犹如白色的光线。
云鬟(yún huán)的意思:形容女子的头发美丽、长而飘逸。
转蓬(zhuǎn péng)的意思:指人事变化无常,转瞬即逝。
- 注释
- 云鬟:形容女子的乌黑长发。
消尽:全部消失,形容发髻稀疏。
转蓬:比喻漂泊无定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穷荒:荒凉偏远的地方。
失所依:失去依靠,没有归宿。
牧马:在沙漠中放牧马匹。
不嘶:马儿无声,通常表示寂静或哀伤。
沙月白:明亮的沙漠月光。
孤魂:孤独的亡灵。
空逐:空自追逐,无人陪伴。
雁南飞:大雁向南方迁徙,象征离别和远方。
- 翻译
- 乌黑的发髻不再浓密,如同乱草般稀疏,
身死边疆,遗骨无处安放,失去依靠。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边塞的孤独与哀伤之情。"云鬟消尽转蓬稀",形容远处山脉如同飘渺的云端,一种物是人非的凄凉景象。"埋骨穷荒失所依"则透露了诗人的孤独无助,无处寄托之感。
"牧马不嘶沙月白",这里的“牧马”可能指的是边塞的戍卒,而“沙月白”则是那空旷寂寞中的夜色,连马儿也不再叫嘶,更显得是那么宁静而又孤独。
"孤魂空逐雁南飞",诗人将自己的灵魂比喻为孤魂,与南飞的大雁一同飘渺在无尽的天际,这不仅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也流露出一种超脱现实世界的悲凉情绪。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自然景象和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又飘逸的意境。诗人以其独特的情感体验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边疆的荒凉与个人的孤寂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这首简短的五言律诗充满了强烈的情感力量和深邃的艺术魅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哀夏孝女
射生户,北山有虎何不射。
岂不闻夏家有女年十五,随父樵薪入山坞,父行在前忽遭虎。
女见父伤奋不惧,号泣逐之为虎语。
逐之不已虎反顾,弃其父□衔女去。
人言其父死亦苦,我言最苦是其女。
想女失父逐虎时,眼不见虎惟见父。
射生户,我今重告汝。汝之生,岂无父与母。
勿谓官差尚犹豫,被尔甲兮张尔弩,况虎杀害人多天已怒。
呜呼,虎害人多天若怒,天又何必使渠生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