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清 足 堂 宋 /许 月 卿 秀 翁 今 又 以 光 名 ,窗 外 琅 玕 不 欠 清 。十 八 公 松 曾 入 梦 ,两 三 竿 竹 岂 无 情 。红 尘 不 近 春 风 瑟 ,翠 色 能 添 夜 雪 灯 。我 欲 钓 竿 蓑 笠 去 ,斸 分 烟 雨 子 还 能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公(bā gō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受到贬低、轻视、不受重视。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钓竿(diào gān)的意思:指钓鱼的工具,比喻用于引诱或诱使他人上钩的手段或方法。
分烟(fēn yān)的意思:指兄弟之间互相分离,不再亲密。
光名(guāng míng)的意思:指只有名声而没有实际成就或实力。
红尘(hóng chén)的意思:红尘是指尘世间的繁华喧嚣、纷扰琐事,也代表着人世间的欢乐与痛苦。
琅玕(láng gān)的意思:形容珍贵、美好的东西。
两三(liǎng sān)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致在两个或三个之间。
入梦(rù mèng)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深深地留在梦中,使人难以忘怀。
三竿(sān gān)的意思:形容酒量极大。
蓑笠(suō lì)的意思:指戴着蓑衣、戴着草帽,形容农民劳作的模样。也用来比喻一个人的形象或者工作状态。
无情(wú qíng)的意思:指人对待他人或事物冷漠无情,毫无同情心和怜悯之心。
雪灯(xuě dēng)的意思:形容寒冷冬天中的照明设备,也用来比喻无用的东西。
雨子(yǔ zǐ)的意思:雨子是指雨水的孩子,比喻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壮大的事物或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词人许浚的作品,名为《题清足堂》。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咏叹自然之美、抒发隐逸情怀的诗句。
“秀翁今又以光名”,秀翁指的是清净的居所或隐士,诗人借此开篇,表达了对清高脱俗生活的向往与赞美。这里的“光名”意味着清白无瑕的名声和地位。
“窗外琅玕不欠清”,形容窗外自然之声,如溪流之声般清脆动听,且不失其本来的纯净。
接下来的“十八公松曾入梦,两三竿竹岂无情”,则是诗人通过梦境中的松竹,表达了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这里的“十八公松”指的是古树参天,而“两三竿竹”则是形容竹子的数量和姿态,传递出一种悠闲自在的情趣。
紧接着,“红尘不近春风瑟,翠色能添夜雪灯”,诗人表达了对远离尘世喧嚣、享受自然之美的愿望。这里的“红尘”是指尘世间的纷扰,而“春风瑟”则形容春天微风中带来的清新感。“翠色能添夜雪灯”则是在说,绿色的竹叶在月光下更加鲜明,如同雪地中的灯火,增加了一份宁静与美丽。
最后,“我欲钓竿蓑笠去,斸分烟雨子还能”,诗人表达了想要远离尘世、隐居山林的愿望。这里的“钓竿”是渔夫的渔具,象征着一种简朴自然的生活方式。“蓑笠”则是一种用草或竹叶编织的斗笠,是古代隐士常用的遮阳工具。诗人希望能够像那些能在烟雨中自由自在地翱翔的鸟儿一样,拥有那样的超脱能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大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理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咏逸民六首·其二
西郊获奇兽,鲁史终笔削。
列国事纷争,士习纵横学。
卓彼鲁仲连,冲怀隘寥廓。
缓颊秦师退,立谈聊城拔。
奇功不日收,世议酬高爵。
孰知斯人志,飘飘在丘壑。翱翔东海上,遗踪散?漠。
千载仰高风,于焉可敦薄。
会友轩为朱显忠千户作
投戈幸无事,盛时多宴閒。
轩居谢尘俗,下榻延儒冠。
日夕众宾集,剪烛春夜阑。
知己总云萍,同臭纷芝兰。
人生贵有适,油油足清欢。
但得簪常盍,肯使樽中乾。
仓庚鸣牖外,白鸥泛波间。
支颐玩群动,相期盟岁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