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台城竹枝词·其一》
《台城竹枝词·其一》全文
清 / 李如员   形式: 词  词牌: 竹枝

法华寺对竹溪庵,野色晴空一抹蓝。

多少风人去后,五妃墓道日三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道日(dào rì)的意思:指道德修养高尚、品行端正,日子过得很好。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风人(fēng ré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形象或行为举止时尚、时髦,具有个性和风格。

墓道(mù dào)的意思:指死亡的道路或通往坟墓的道路。

晴空(qíng kōng)的意思:指天空晴朗无云的状态,也比喻事情的进展顺利,没有阻碍。

去后(qù hòu)的意思:表示某人或某物离开后的状态或情况。

三三(sān sān)的意思:三个人或物的数量

野色(yě sè)的意思:指自然界中的美丽景色,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容貌或风采。

一抹(yī mǒ)的意思:形容微弱的光线或颜色。

竹溪(zhú xī)的意思:指清幽的竹林和溪水,形容环境幽静、清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法华寺对竹溪庵”,以法华寺与竹溪庵相对起笔,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暗示了地点的幽雅与环境的和谐。接着,“野色晴空一抹蓝”一句,通过“一抹蓝”巧妙地描绘了晴朗天空的色彩,与“野色”相映成趣,展现出大自然的广阔与宁静之美。

“多少踏风人去后”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踏风人”作为主体,通过“去后”二字,暗示了这些人在自然中留下的足迹与痕迹,同时也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最后一句“五妃墓道日三三”,则将视角转向历史,通过“五妃墓道”这一特定地点,引出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以及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感慨。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融入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李如员
朝代:清

李如员,字友胥,广东陆安人。清乾隆年间(1736~1795)来台,就读于海东书院,著《游台杂录》。
猜你喜欢

龙王堂水源地

澄流千馀顷,可饮百万人。

长桥若横带,清媚绝点尘。

四山静相围,种松成层茵。

岂知万花谷,踏遍峰峦春。

去海不数里,咸波杳无垠。

智者能行水,嗟尔凿井民。

(0)

二月廿四日归海藏楼花已半残·其一

残花能待我,于意良甚厚。

吾犹及此花,于义或无负。

人生不相及,馀恨常八九。

至哀来无端,颠倒终何有。

年年人渐亡,自顾亦已叟。

惟当屏文字,纵论且举酒。

(0)

杂诗·其三

坠月来枕上,哀我如枉顾。

我卧月明中,惊觉月将去。

意举欲从之,安得插两羽。

山河不难越,妖乱可飞度。

岂如行空机,徒使生民怖。

梦中未忘世,怅恨入迟暮。

(0)

李厚基求题所藏李星野先生书册

强项当年慑万夫,食贫岁晚溷泥涂。

故交遗墨空惆怅,气尽佣书李望都。

(0)

夜起庵杂诗·其五

淳于讽子舆,嫂溺援以手。

避嫌忍坐视,毋乃君子咎。

以道援天下,其义在不苟。

徒手将何施,行权岂可狃。

枉尺而直寻,逆取而顺守。

本原既不端,讵免天下诟。

(0)

行严揖唐纕衡次公见和重九诗

垂老从亡者,知为举世非。

诸公胡不弃,异趣或同归。

好乱犹难止,当仁孰见机。

沈思言外旨,相感入精微。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