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二一五阳城》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二一五阳城》全文
宋 / 林同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学者学为孝,诸生讲明

谒归二十辈,毋乃阳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讲明(jiǎng míng)的意思:详细解释并阐明清楚。

毋乃(wú nǎi)的意思:不是,不要

学者(xué zhě)的意思:形容一个人博学多才,知识渊博。

阳城(yáng chéng)的意思:阳城是一个地名,也指的是阳光明媚、气候宜人的城市或地方。

谒归(yè guī)的意思:恭敬地回到原来的地方

诸生(zhū shēng)的意思:指众多的学生或学者。

翻译
学者学习的是孝道,学生们需要更深入的理解。
众多学生请假回家,难道是为了效仿阳城的行为?
注释
学者:指求学的人。
孝:尊敬和服从父母的道德。
诸生:泛指学生。
欠:不够,缺乏。
讲明:详细解释清楚。
谒归:请假回家。
二十辈:指数量众多的学生。
毋乃:恐怕,难道。
阳城:古代的贤人,以孝闻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同所作的《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中的第二百一十五首,题为“阳城”。诗的内容主要围绕着学者的孝道教育展开,强调学习的核心应该是孝顺父母。诗中提到“学者学为孝”,指出学习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孝心,而“诸生欠讲明”则批评当时的教育可能在孝道的讲解上不够透彻。接着,“谒归二十辈”可能指的是二十多个学生,诗人质疑他们是否真正理解并实践了孝道,最后以“毋乃为阳城”来借古人的例子——阳城,一个以孝闻名的人物,暗示这些学生应该效仿阳城,做到真正的孝行。整首诗简洁明了,寓教于言,体现了对孝道的重视和对教育者的期待。

作者介绍

林同
朝代:宋

(?—1276)宋福州福清人,字子真,号空斋处士。林公遇子。深于诗。以世泽授官,弃不仕。元兵至福州,福建招抚使刘仝子即其家置忠义局,招募义兵。元兵至城下,仝子遁,同啮指血书壁,誓守忠义,寻被执,不屈而死。有《孝诗》。
猜你喜欢

又用韵·其一

不遇知音钟子期,逢人未敢理冰丝。

年来忘尽悲风操,空忆伤麟叹凤时。

(0)

寄平阳净名润老

驿骑新从平水回,知公无恙笑颜开。

出门不剪闲庭草,退步从生古殿苔。

玉锁何须絟彩凤,金钩毋得钓黄鲐。

夜深织就无纹锦,但有人来寄个来。

(0)

用李邦瑞韵

沈沈北海雪波深,老眼增明寸碧琴。

未得一江活物水,何酬四海望云心。

我生有遇千年会,自愧难为三日霖。

吾子佞然虚赞德,临风羞继谪仙吟。

(0)

西域和王君玉诗二十首·其四

健羡金鞍美少年,盈门剑客列三千。

须知执德元非德,况是无贤敢自贤。

不解弯弓射石虎,谁能击剑跃龙泉。

黑头勋业今何在,壮岁功成愧谢玄。

(0)

西域和王君玉诗二十首·其二

一发燕然晓日边,寒云叠叠乱山千。

万重沙漠犹逢友,十室荒村亦有贤。

留客芳樽思北海,惊人奇语忆南泉。

思量万事多浑错,勉力轮锤好扣玄。

(0)

和冲霄韵五首·其五

古木残阳映矮岗,雁行天际写秋光。

霜蓑带雨添愁色,晚菊和风送冷香。

浊酒三年浑未试,黄粮九月得初尝。

龙沙且喜身强健,南望幽人天一方。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