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偈普送诸人,诸人同乘一偈。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巴鼻(bā bí)的意思:形容一个人非常自负,过于自信,对自己的能力和才华高度自负。
不落(bù là)的意思:不倒下、不陷落
丹山(dān shān)的意思:指红色的山岭,比喻忠诚坚定的信仰或立场。
当阳(dāng yáng)的意思:指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勇敢地担当责任,不畏困难。
第二(dì èr)的意思:指在某个排名或顺序中,位列第二。
个个(gè gè)的意思:每一个,每个人
回避(huí bì)的意思:回避指避免、躲开,不直接面对或处理某个问题或困境。
落第(luò dì)的意思:指考试或选拔中没有通过或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
千门(qiān mén)的意思:指非常多的门派或流派。
是当(shì dāng)的意思:正确、恰当、合适
万户(wàn hù)的意思:形容人口众多的家庭。
无二(wú èr)的意思:没有第二个,独一无二
有无(yǒu wú)的意思:指有与无,存在与不存在的对立关系。
诸人(zhū rén)的意思:指众多的人,大家,所有人。
万户千门(wàn hù qiān mén)的意思:形容家庭众多,门庭若市。
-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智慧为底蕴,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对比手法,旨在传达一种超脱世俗、直指本心的哲理。
“一偈普送诸人”,开篇即以“偈”这一佛教术语引入,暗示了佛法的普遍性和普适性,无论何人,皆可接受佛法的教诲。“诸人同乘一偈”,强调了佛法的平等性,无论身份地位如何,都能在佛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共同修行。
“持遍万户千门,个个不落第二”,进一步阐述了佛法的广泛性和深入性。无论身处何种环境,无论面对何种问题,佛法都能提供解答,帮助人们超越二元对立,达到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有则直是当阳,无则极难回避”,这里通过“有”与“无”的对比,揭示了佛法对于现实世界的洞察力。无论是存在还是不存在,佛法都能给予清晰的指引,让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时,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有无二彼俱收,丹山与汝巴鼻”,最后两句将佛法的包容性和普适性推向极致。无论是在繁华的丹山(象征着人间的繁华与美好),还是在平凡如巴鼻的生活琐事中,佛法都能被发现和实践,成为人们心灵的指南。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展现了佛法的博大精深,以及其对个体心灵成长的指导意义。它鼓励人们超越表面的纷扰,直达内心深处的平静与智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