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咄嗟(duō jiē)的意思:突然,立刻
更日(gēng rì)的意思:更加美好的日子,指未来会更好。
古风(gǔ fēng)的意思:指古代的风格、氛围或风尚。
横流(héng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人流等横向流动,不受阻挡。
后来(hòu lái)的意思:表示时间或顺序上在之后或之后的阶段
荆榛(jīng zhēn)的意思:指荒芜荆棘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困难险阻的环境或情况。
流荡(liú dàng)的意思:形容人四处漂泊、无定所,没有固定的居住地或事物。
貌取(mào qǔ)的意思:以外貌为准则来评判一个人或事物。
年始(nián shǐ)的意思:指一年的开始,即新的一年伊始。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日新(rì xīn)的意思:每天都有新的进步或变化。
涂炭(tú tàn)的意思:指人们生活困苦、贫穷潦倒的境况。
为诈(wéi zhà)的意思:为了欺骗而做出表面上的善意或行动。
习俗(xí sú)的意思:
◎ 习俗 xísú
[custom;convention] 风俗习惯
文化习俗行违(xíng wéi)的意思:违背规定或法律,违法行为
已矣(yǐ yǐ)的意思:已经结束或已经完了
诈忠(zhà zhōng)的意思:指虚假表现忠诚,实际却背离忠诚的行为。
诈愚(zhà yú)的意思:欺骗愚弄。
诈术(zhà shù)的意思:指欺骗、骗术。
正道(zhèng dào)的意思:指正确的道路、正确的行为准则。
至公(zhì gōng)的意思:指公正、公平、公道。
- 鉴赏
这首诗《杂诗二十二首(其十一)》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揭示了社会风气的败坏以及道德沦丧的现象。
首句“古风不可复,习俗已久敝”点明了社会风气的衰败,古时的淳朴风尚已无法恢复,长久以来的习俗已经变得腐朽不堪。接着,“咄嗟忠与信,流荡为诈术”指出在这样的环境下,忠诚和诚信被扭曲,变成了欺诈的手段。接下来的几句“诈忠惑其君,诈愚安其身”,描绘了人们为了自身利益,不惜采用欺诈手段来欺骗君主或保护自己,道德沦丧到了极点。
“色厉内以荏,行违貌取仁”形象地描述了那些外表强硬、内心却软弱的人,他们的行为与表面的仁慈相违背,这种虚伪的面具下隐藏着真实的丑陋。而“三年始横流,后来更日新”则暗示了这种风气的蔓延速度之快,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现象愈发严重。
最后,“至公弃涂炭,正道败荆榛”表达了对公正与正直的呼唤,认为真正的公正与正直被遗弃在混乱之中,正道被荆棘丛生的道路取代。而“已矣千载后,谁能反其身”则表达了对未来世世代代的担忧,担心后人无法改变现状,重拾道德与公正。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宋代社会道德风气的败坏,以及诗人对于社会公正与道德回归的强烈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