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梅咏得师谁是,见郑都官却问渠。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本自(běn zì)的意思:从本质上说,本身
得趣(de qù)的意思:
(1).谓合乎礼之旨意。《文选·张衡<东京赋>》:“规遵王度,动中得趣。” 薛综 注:“趣,意也……举动合礼之意也。”
(2).领会情趣。 宋 林逋 《赠胡明府》诗:“一琴牢落倚松窗,孤澹无君得趣长。” 宋 周必大 《二老堂诗话·陶杜酒诗》:“ 陶渊明 诗‘酒能消百虑’, 杜子美 云‘一酌散千忧’,皆得趣之句也。”
(3).获得乐趣。有趣味。 清 捧花生 《画舫馀谈》:“各摊数十文於前,斤斤较量,汗流满背,自以为得趣,旁观者殊作恶也。”都官(dōu guān)的意思:指掌管全局、管理一切的官员或机构。
佛书(fó shū)的意思:指一部充满智慧和道德教诲的书籍,也可用来形容某人的言行举止充满智慧和慈悲。
观事(guān shì)的意思:观察事物、看待问题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枯木(kū mù)的意思:指干瘪、干枯的树木,比喻衰老或者失去生机。
藕花(ǒu huā)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言谈举止美好而出众。
僧字(sēng zì)的意思:指僧人的字迹,比喻字迹潦草或难以辨认。
诗家(shī jiā)的意思:指擅长写诗的人,也可指诗人或诗歌家。
逃名(táo míng)的意思:逃避罪责或名誉的责任。
无须(wú xū)的意思:不需要,没有必要
下去(xià qù)的意思:继续进行,继续下去
止观(zhǐ guān)的意思:指停止观察、观察停止。也可表示不再关注、不再思考。
众中(zhòng zhōng)的意思:在众多人或事物中,属于其中之一。
枯木众(kū mù zhòng)的意思:指在众多的人或物中,找不到一个有价值或有用的。
-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名为《题僧雪岑诗》。诗中充满了对僧人生活的向往与对禅宗智慧的追求。首句“本自无须学撚须”,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传统繁琐礼仪的不屑,强调了内心的自在与真实。接着,“此于止观事何如”则引出了对禅定与观照(止观)的思考,暗示了诗人对于精神修养的重视。
“诗家格怕无僧字,圣处吟须读佛书”两句,既是对僧人生活的一种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与宗教智慧结合的追求。他认为,真正的诗歌创作需要融入宗教的智慧,特别是佛教的教义,这不仅仅是文字上的融合,更是心灵上的共鸣。
“得趣藕花山下去,逃名枯木众中居”描绘了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在这里,藕花山下和枯木之中,既是自然界的隐喻,也是诗人理想人格的象征。
最后,“早梅咏得师谁是,见郑都官却问渠”则以早梅为题,通过询问“咏得师”是谁,以及见到郑都官时的疑问,进一步深化了对禅意与诗境融合的探讨。这里的“咏得师”可能是指能够将早梅之美与禅理完美结合的诗人,而“问渠”则是对这种境界的追求与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僧人生活的向往,对禅宗智慧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诗歌艺术与宗教智慧相融合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无相
湖海觅佳士,氛埃叹销沉。
独有遗世踪,不异古与今。
上人莅名刹,素声著丛林。
㔻生无滞怀,逸气凌孤岑。
兹焉远相过,清风洒烦襟。
方欣共徜徉,歘然起遐心。
岁月易云晏,新阳复来寻。
去去何当还,愿贻金玉音。
毋令积遥思,江山烟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