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鸟忽鸣深树里,好山还在曲栏西。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沧洲(cāng zhōu)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尘世(chén shì)的意思:指人世间的尘土世界,泛指俗世间的喧嚣纷扰、浮躁繁杂的世界。
翠微(cuì wēi)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回路(huí lù)的意思:回路指电路中电流的循环流动,也可以引申为事物发展或思维方式的循环往复。
老衲(lǎo nà)的意思:指佛教中的和尚自称,也用于自谦或自嘲的说法。
楼阁(lóu gé)的意思:指高大华丽的建筑物,也比喻高层次、高档次的文化事业。
落照(luò zhào)的意思:指太阳落下来的光景,也用来形容太阳落山的景象。
盘回(pán huí)的意思:回转,往返
平原(píng yuán)的意思:指平坦的土地,也用来比喻没有阻碍和困难的环境或状态。
曲栏(qǔ lán)的意思:指人的心思、行为不正直,不坦率。
入望(rù wàng)的意思:指人物或景物进入视线,也可指事物展现出来。
世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世间的事情、事物。
石磴(shí dèng)的意思:指用石头铺成的台阶或路面。
水调(shuǐ diào)的意思:指文学作品中的诗词、音乐曲调等。
新题(xīn tí)的意思:新的问题或挑战
云齐(yún qí)的意思:指众多人或物聚集在一起,形成庞大的气势或规模。
- 鉴赏
这首明代朱佐的《登硖山寺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色和内心的宁静感受。首联“翠微楼阁与云齐,石磴盘回路不迷”开篇即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翠绿的山色与楼阁相接,仿佛与天边的云彩融为一体,石阶蜿蜒曲折,却让人心中无碍,步步皆景。接着,“幽鸟忽鸣深树里,好山还在曲栏西”两句,通过鸟鸣声和远处的好山,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静谧与生机,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美的深深向往。
“闻歌水调沧洲近,入望平原落照低”则将视角从山林转向更广阔的天地,水调的歌声似乎在召唤着诗人前往那遥远而宁静的沧洲,而平原上的夕阳则温柔地铺展在地平线上,为这幅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最后,“老衲莫关尘世事,笑挥苔壁乞新题”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敬仰,通过请求僧人题字,不仅体现了对文化的尊重,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明代山水诗中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丁卯四月十二日,外甥唐侣笙贤甥招余小饮怡园,在座有曹君远模、许君颂慈、祝君毅臣、陈子景侯暨余六人,各述年龄,适得三百六十岁。其事甚巧,佥谓不可无诗以纪之。余成七古一章
浙东飞将东西邻,千乘万骑屯江滨。
市虽不惊野不变,怎奈兵荒终困民。
自春徂夏人蜷伏,不时闻炮胆战频。
眷焉南郭开复社,敌人星散同逋臣。
正苦胸中多结轖,凭谁一扫万斛尘。
惠然客来非不速,邀我怡园情倍真。
座中屈指人凡六,曹王许祝及唐陈。
古稀以上居其半,艾壮而外亦二人。
合之整数无奇零,适得三百有六旬。
多一人焉固不可,少一人焉亦不伦。
自是天然玉合子,或如乞巧图相因。
若以有馀补不足,花甲重周亦平均。
转瞬三万六千日,一一渐可百年臻。
况今日长如小年,一日过去如二日。
傥或人各六十岁,便各一百有二十。
此意非自鲰生开,先我而言有苏轼。
前者创之后者因,莫诮浮烟与浪墨。
吾侪既作忘年交,何分谁主与谁客。
世界共和我共寿,当然共浮一大白。
《丁卯四月十二日,外甥唐侣笙贤甥招余小饮怡园,在座有曹君远模、许君颂慈、祝君毅臣、陈子景侯暨余六人,各述年龄,适得三百六十岁。其事甚巧,佥谓不可无诗以纪之。余成七古一章》【清·王其元】浙东飞将东西邻,千乘万骑屯江滨。市虽不惊野不变,怎奈兵荒终困民。自春徂夏人蜷伏,不时闻炮胆战频。眷焉南郭开复社,敌人星散同逋臣。正苦胸中多结轖,凭谁一扫万斛尘。惠然客来非不速,邀我怡园情倍真。座中屈指人凡六,曹王许祝及唐陈。古稀以上居其半,艾壮而外亦二人。合之整数无奇零,适得三百有六旬。多一人焉固不可,少一人焉亦不伦。自是天然玉合子,或如乞巧图相因。若以有馀补不足,花甲重周亦平均。转瞬三万六千日,一一渐可百年臻。况今日长如小年,一日过去如二日。傥或人各六十岁,便各一百有二十。此意非自鲰生开,先我而言有苏轼。前者创之后者因,莫诮浮烟与浪墨。吾侪既作忘年交,何分谁主与谁客。世界共和我共寿,当然共浮一大白。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3067c68be1502d0833.html
谢安淝水之捷
徼倖成大功,莫如谢安石。
秦兵八十万,仅恃淝水隔。
太傅方游山,未暇纡筹策。
幸而朱序来,急进乘其隙。
临阵肯退师,天夺符坚魄。
遂令小儿辈,铭勋垂竹帛。
否则局上棋,着着无生机。
风流大罪案,又劳史官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