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溪桥古木为雨所仆戏示阿字》
《溪桥古木为雨所仆戏示阿字》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四时热客一雨离群

对月无影临风那复闻。

根看仍屈曲,叶积故纷纭

物理中得荣枯岂足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对月(duì yuè)的意思:指两个人在不同的地方对着同一轮明月,象征着相思、思念。

纷纭(fēn yún)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复杂、纷杂。

离群(lí qún)的意思:离开群体,与众不同

临风(lín fēng)的意思:站在风中,感受风的吹拂。形容人物英姿飒爽,意气风发。

屈曲(qū qū)的意思:指弯曲、弯折的意思。

热客(rè kè)的意思:指对待客人热情周到,待客如亲。

荣枯(róng kū)的意思:指人事物的兴盛和衰败,荣华富贵和贫困困苦的对比。

四时(sì shí)的意思:四季,指一年四个季节的循环变化。

无影(wú yǐng)的意思:没有影子,形容人或事物没有踪迹或不留痕迹。

物理(wù lǐ)的意思: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物质、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雨(yī yǔ)的意思:指一场雨,也可引申为一次变革或一次重大事件。

中得(zhōng de)的意思:获得、得到、取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溪边古木倒伏的景象,通过自然界的物象变化,表达了对生命循环和自然界规律的深刻思考。

首句“四时停热客”,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四季比作客人,形象地描述了四季更替,炎热消退的情景。接着,“一雨叹离群”则点出一场雨后,树木仿佛失去了同伴,孤独地倒伏在溪边,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对月全无影,临风那复闻”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强调了雨后月光的明亮与风声的消失,突出了环境的寂静与清冷。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中事物的瞬息万变,月影与风声的短暂存在,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根看仍屈曲,叶积故纷纭”描绘了倒伏树木的根部仍然曲折蜿蜒,叶片堆积繁杂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顽强生命力,也隐含了生命即使遭遇挫折,其内在本质依然坚韧不拔的主题。

最后,“物理此中得,荣枯岂足云”两句,揭示了自然界中的生与死、荣与枯是宇宙万物普遍遵循的规律,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哲学的深思。通过自然现象的观察,诗人领悟到生命的本质在于其内在的规律性和不可逆转性,从而超越了对个体生命短暂的哀叹,达到了对生命意义的更高层次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溪边古木倒伏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规律的深刻洞察和对生命哲学的独到见解,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情感深沉而意味悠长。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蒙恩加职寄馀杭希文资政

燕石宁参楚璧珍,六膺君桨共言纶。

老聃道大谁同传,千古韩非是罪人。

(0)

孙贲书记以齐安旧文为示感而成咏

余兄天圣中,尚抑齐安守。

余遭所生忧,得归侍左右。

孤茕获苟存,朝夕赖诲诱。

兄材无不宜,吏治孰可偶。

公庭常寂然,所乐在文酒。

临江三四楼,次第压城首。

山光拂轩槛,波影撼窗牖。

原鸰款集间,万景皆吾有。

兄诗豪且奇,气燄摩星斗。

优游预赓和,惟自愧荒丑。

于今四十年,日月甚奔走。

当时相聚者,十已丧八九。

尝为春亭记,乌敢示不朽。

孙君里中来,云亭废已久。

徒有旧文在,况足失其手。

兄后见曾孙,弟老成衰叟。

一身虽宠荣,百虑锁纷纠。

何如昔日欢,抆泣念爱友。

(0)

了语不了语·其一

公餗欲成忽覆鼎,银瓶汲绝还沈井。

乳虎咆哮落深阱,青萍一挥断人颈。

(0)

大小言·其二

托身螟两睫,卜都牛一毛。

奔驰万里外,终不出秋毫。

(0)

过嘉川驿

嘉陵江上嘉川峡,古木云萝千万峰。

阁道缘山已经月,萦回未出画屏中。

(0)

寓兴

代舍悲弹铗,夷门默抱关。

风云未时会,意气与身閒。

剑为屠龙砺,弓须待虎弯。

君看纬萧子,一旦探珠还。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