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报恩(bào ēn)的意思:以行动回报别人的恩情。
秤停(chēng tíng)的意思:秤子停止摆动,比喻事情停止发展或停滞不前。
传信(chuán xìn)的意思:传递消息或信息。
单传(dān chuán)的意思:指信息或传递的内容只经过一次传递,没有经过第二人转达。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格知(gé zhī)的意思:格,表示阻挡、防止;知,表示了解、知晓。格知指的是有所阻止或遏制,使人无法了解或知晓。
格格(gé gé)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君家(jūn jiā)的意思:指贵族或富人的家庭。
孔子(kǒng zǐ)的意思: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这个成语指的是尊敬孔子和他的思想,也用来形容有学问、有道德的人。
令公(lìng gōng)的意思:指官职高、地位尊贵的人。
门生(mén shēng)的意思:门生指的是学生或弟子。在古代,门生是指拜师学习的人,现代多用来形容得到某人指导并受其影响的人。
难言(nán yán)的意思:形容难以言喻、难以表达的感受或情绪。
书记(shū ji)的意思:指书写文件或记录事务的人。
无有(wú yǒu)的意思:没有任何的,一无所有
无无(wú wú)的意思:没有一点儿;毫无
一字(yī zì)的意思:指只有一个字,形容极为简洁。
有无(yǒu wú)的意思:指有与无,存在与不存在的对立关系。
有果(yǒu guǒ)的意思:指有成果、有收获。
自名(zì míng)的意思:
(1).自称;自命。 宋 苏轼 《辛丑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途中作口号》:“诗人如布穀,聒聒常自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京师沟渠极深广,亡命多匿其中,自名为‘无忧洞’。”《金史·陈规传》:“南渡后,諫官称 许古 、 陈规 ,而 规 不以訐直自名,尤见重云。”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做“杂文”也不易》:“虽然自名为‘文艺独白’,但照 林先生 的看法来判断,‘散文非散文,小品非小品’,其实也正是‘杂文’。”
(2).因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而闻名。《南史·文学传·吴均》:“先是, 均 将著史以自名,欲撰《齐书》,求借 齐 起居注及群臣行状。” 唐 韩愈 《张中丞传后序》:“ 翰 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 金 王若虚 《诗话》:“近岁诸公以作诗自名者甚众,然往往持论太高。”
(3).自通名姓。《后汉书·赵孝传》:“ 孝 既至,不自名,长不肯内。”子孙(zǐ sūn)的意思:后代、子孙后辈。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林希逸所作的《和后村韵二首奉寄府判真司令(其二)格轩》。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学问传承、道德修养以及教育责任的深刻思考。
首联“祖学单传信有原,秤停一字自名轩”,以“祖学”为根基,强调了学问传承的重要性,如同秤停一字,精准而不可忽视。这里“名轩”可能象征着学问的殿堂或高深的境界。
颔联“肯令公愧太丘长,要似思为孔子孙”,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道德楷模的追求,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超越他人,如同孔子的后代一样,成为道德的典范。
颈联“知格格知须细认,有无无有果难言”,深入探讨了认识世界和自我认知的复杂性。这里的“格格”可能指的是事物的规则或规律,强调了理解和认识的细致与深入;“有无无有”则反映了存在与非存在的辩证关系,提出了难以言喻的哲学思考。
尾联“读书记在门生老,愧有君家未报恩”,表达了对知识传授和师道尊严的尊重,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未能完全回报师恩的愧疚之情。这一联体现了教育者与受教者之间的情感纽带和道德责任。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更蕴含了对学问、道德、教育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