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登山(dēng shān)的意思:登上山峰,比喻努力奋斗,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断离(duàn lí)的意思:指事物中断、分离或关系破裂。
归乡(guī xiāng)的意思:指回到家乡或故乡。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离愁(lí chóu)的意思:离别时的忧愁和惆怅之情。
龙门(lóng mén)的意思:指高门槛、高难度的考试或选拔机会,也可指突破重重困难、获得成功的机会。
汨罗(mì luó)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迅猛、勇敢。
宋玉(sòng yù)的意思:形容人或物失去原有的光彩,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望断(wàng duàn)的意思:形容期望非常迫切,但无法达到,心情极度失望。
梧楸(wú qiū)的意思:指人能自立,不依赖他人。
乡里(xiāng lǐ)的意思:指本乡本土的人,也可以泛指同乡、同地的人。
依依(yī yī)的意思:形容依恋不舍,情意绵绵。
隐隐(yǐn yǐn)的意思:隐隐指的是模糊、朦胧、不明显的状态。
渔父(yú fǔ)的意思:渔夫、渔民
玉米(yù mǐ)的意思:比喻事物到达适宜的时机或状态
砧声(zhēn shēng)的意思:指敲打砧石所发出的声音,比喻工作、劳动的声音。
临水登山(lín shuǐ dēng shān)的意思:指在水边登山,形容环境优美,景色宜人。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创作的《赋得摇落深知宋玉悲(其五)》。屈大均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对宋玉的哀思与怀念,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人物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历史人物的深切同情。
首句“秭归乡里满梧楸”,点明地点,秭归,即今湖北秭归,是宋玉的故乡。梧楸,梧桐和楸树,常用来象征悲伤和哀悼,营造出一种浓郁的悲凉氛围。这一句通过描述满载梧桐和楸树的秭归乡里,暗示了宋玉的悲情与哀伤。
“宋玉悲深此地秋”一句,直接表达了对宋玉悲痛心情的深切理解。秋天本就给人以萧瑟之感,而将这种情感赋予宋玉,更显其悲痛之深。这里不仅写出了宋玉的个人情感,也暗含了诗人对宋玉作品中所蕴含的深沉情感的共鸣。
接下来,“枻影依依渔父在,砧声隐隐女媭留”两句,运用了典故和意象,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枻影依依,可能是指宋玉作品中关于舟行江上的场景,渔父则象征着隐逸的生活态度;砧声隐隐,可能是指洗衣的场景,女媭则是宋玉作品中的人物,这里借以表达对宋玉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怀念。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宋玉作品中的生活细节和情感世界。
“泪成玉米田何处,身别龙门夏已丘”两句,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将泪水比作玉米田,表达了对宋玉才华和生命的惋惜之情;“身别龙门夏已丘”则用龙门比喻宋玉的才华和地位,夏已丘则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终结,表达了对宋玉早逝的遗憾。
最后,“临水登山归莫送,汨罗南望断离愁”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宋玉的深切怀念和对离愁的感慨。临水登山,既是动作描写,也是情感的寄托,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归莫送”则表达了对宋玉离去的不舍和无奈;“汨罗南望断离愁”则将情感推向高潮,通过想象宋玉投汨罗江的场景,表达了对宋玉的无限怀念和对离愁的深刻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宋玉及其作品的深情回忆,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历史人物的深切同情,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