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归兴诗·其三》
《归兴诗·其三》全文
明 / 张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待诏朝常早,封囊出每迟。

正逢勤吐握,岂复惜捐糜

病剧啼方绠,愁牵鬓欲丝。

因知赐归日,即是感恩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朝常(cháo cháng)的意思:指日常生活中的常规、常见的事物或行为。

待诏(dài zhào)的意思:等待担任官职的命令。

感恩(gǎn ēn)的意思:感恩图报是指感激别人的恩情,并通过行动来回报。它强调了人们应该心存感激,不忘他人的恩德,并以实际行动回报对方。

即是(jí shì)的意思:即刻就是,马上就是。

捐糜(juān mí)的意思:捐糜是指慷慨捐赠财物,献出自己的一切。

吐握(tǔ wò)的意思:形容极度愤怒或激动。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萱所作的《归兴诗》第三首,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与对朝廷恩赐的感激之情。

首联“待诏朝常早,封囊出每迟”,开篇即以日常生活的细节入笔,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作为朝廷官员的忙碌生活。清晨早早赴朝,表明其勤勉尽职;而“封囊出每迟”则暗示了官场的复杂与繁琐,每一次外出都显得格外慎重与迟缓。

颔联“正逢勤吐握,岂复惜捐糜”,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精神。“勤吐握”源自古代帝王礼贤下士的故事,此处比喻诗人积极纳谏、广揽人才的行为;“岂复惜捐糜”则表达了诗人不计个人得失,为国为民不惜牺牲的精神境界。

颈联“病剧啼方绠,愁牵鬓欲丝”,转而描写诗人内心的痛苦与焦虑。面对疾病的折磨,他痛苦地哭泣,愁绪深重以至于双鬓如丝,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对健康与生命的珍视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尾联“因知赐归日,即是感恩时”,点明了诗人的最终愿望——期盼能够回到故乡,享受天伦之乐。同时,这也是对朝廷恩赐的深刻感激,因为只有在归乡之时,才能真正感受到来自家乡的温暖与慰藉。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以及对国家、对家庭深厚的情感寄托。

作者介绍
张萱

张萱
朝代:明

(1459—1527)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猜你喜欢

题尚友轩

作者无如八老诗,古今模轨更求谁。

渊明次及寒山子,太白还同杜拾遗。

白傅东坡俱可法,涪翁无巳总堪师。

胸中活底仍须悟,若泥陈言却是痴。

(0)

送冯元通帅夔

烈士志徇名,仁人思爱日。

冯公杖节归,颇全忠孝术。

狂童昔兆乱,天常几反易。

大臣清国屯,公实预谋画。

白士为台郎,未省闻在昔。

义为轩冕重,功在钟鼎勒。

十载犹故官,念言为伊郁。

迩来升宰士,式序期日夕。

囊封却复上,告去更甫力。

官荣岂不怀,志养不遑息。

顾我废蓼莪,日念扫茔域。

公方咏南陔,肯为高官职。

绝裾旧疑温,抗疏今师密。

都门行饯君,视古无愧色。

柔甘既获奉,中外等事国。

虽是平生言,勉哉宣泽□。

(0)

人去人来眼转新。

(0)

次韵子夷兄弟十首·其八

文园得武皇,引疾常避事。

佳哉意殊深,遗迹邈不嗣。

扬公漫投阁,不禁问奇字。

致身毁誉外,乃得免疑似。

(0)

对酒奉怀无咎二首·其二

我兄改秩令新昌,相望虽远同江外。

君家兄弟数如我,曹南好在庞眉弟。

官微无利沾骨肉,两处强健差自慰。

近来老子还破禅,一女咿哑犹未睟。

(0)

句·其六

露夕梨津饱,霜天蟹甲肥。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