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对 竹 衍 坡 诗 意 宋 /卫 宗 武 尔 来 食 无 肉 ,所 喜 居 有 竹 。森 森 无 千 纛 ,挺 挺 立 群 玉 。婵 娟 而 鲜 润 ,偏 悦 隐 者 目 。苟 使 清 可 娱 ,何 妨 饱 不 足 。小 人 求 属 厌 ,君 子 肯 为 腹 。余 生 复 何 为 ,一 事 无 足 录 。惟 应 对 此 君 ,细 把 坡 诗 读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婵娟(chán juān)的意思:形容月亮圆满明亮。
此君(cǐ jūn)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非常突出、出众。
尔来(ěr lái)的意思:自从那时以来;从那个时候开始。
何为(hé wé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含义或定义。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居有(jū yǒu)的意思:拥有住所,居住有地方。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森森(sēn sēn)的意思:形容树木茂密、森林密集的样子,也用来形容气氛紧张、可怕或是威严的样子。
属厌(shǔ yàn)的意思:对某人或某事感到厌烦,不满或厌恶。
挺挺(tǐng tǐng)的意思:非常直立、挺拔
挺立(tǐng lì)的意思:指身体或物体直立、笔直不倒的状态。
无足(wú zú)的意思:没有足够的能力或条件
鲜润(xiān rùn)的意思:形容水分充足,光泽鲜明。
小人(xiǎo rén)的意思:指心胸狭窄、卑鄙无耻、行为恶劣的人。
一事(yī shì)的意思:指做事没有任何成果,一无所获。
应对(yìng duì)的意思:应对指的是面对困难、挑战或问题时,采取合适的行动和策略来应付或解决。
- 注释
- 尔来:从那时起。
食无肉:不再食肉。
所喜:最欢喜。
居有竹:住处有竹。
森森:繁茂。
千纛:众多旗帜。
挺挺:挺拔。
婵娟:秀美。
鲜润:鲜嫩滋润。
隐者:隐士。
苟使:如果。
清可娱:清雅带来乐趣。
饱不足:偶尔饥饿。
小人:小人。
求属厌:追求满足。
君子:君子。
肯为腹:懂得满足内心。
馀生:余生。
复何为:还有什么追求。
无足录:不值得记录。
对此君:与竹子相伴。
把坡诗读:品读坡诗(苏东坡的诗)。
- 翻译
- 自从那时起,我饮食简单不再食肉,最欢喜的是住处有竹林环绕。
竹林繁茂不见尽头,挺拔如群玉矗立其中。
竹子秀美且鲜嫩滋润,特别能吸引隐士的目光。
如果清雅可以带来乐趣,即使偶尔饥饿又何妨。
小人只求满足欲望,君子却懂得满足于内心。
对于余生,我还有什么追求?没有什么值得记录的事。
只剩下与竹子相伴,慢慢品读苏东坡的诗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精神寄托。开篇即道出“尔来食无肉”,表明生活简朴,但“所喜居有竹”则显示了诗人内心的满足与平静。接着,“森森无千纛,挺挺立群玉”用生动形象勾勒出竹子的姿态,既强调其数量之多,又突出了其坚挺雅致的一面。
“婵娑而鲜润,偏悦隐者目”则进一步描绘了竹子在微风中的柔美姿态,以及诗人对这份美景的独特欣赏。这里,“隐者”暗指诗人自己,他选择了一种与世俗不同的生活方式,以便更好地享受和领悟自然之美。
“苟使清可娱,何妨饱不足”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上的满足远胜于物质上的充盈的态度。即使生活上有所不足,只要心灵得到满足,就无需计较。紧接着,“小人求属厌,君子肯为腹”则是对比普通人追求物质丰富与君子的境界不同,君子宁愿在精神层面寻找满足。
“馀生复何为,一事无足录”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中过多的世俗纷争和欲望并不放在心上,这些都不值得记录和回忆。最后,“惟应对此君,细把坡诗读”则是诗人在这样的自然美景面前,选择与之对话,与古代文学家坡上的作品相呼应,用文学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精神寄托和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物欲追求与生命真谛的深刻认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余尧衢章江送别
孝亲久临朝,朝士习苟免。
有国孰与守,乱作盖已晚。
余公官江右,民教狱未谳。
残民以媚外,上下色无赧。
余公持不可,正论独侃侃。
弃官归养母,倾国徒一饯。
当时光绪末,名节立已罕。
陵夷五六年,瓦解果不远。
海滨出此卷,追话犹愤懑。
成名事亦小,无补愧言遁。
中兴苟有望,旧习当尽刬。
守官可矜式,相对摩老眼。
伐木篇
伐木入空谷,有木大蔽牛。
大厦孰倾栋,一日蒙见收。
乃知匠石弃,故非文木俦。
土腐不中椁,水沉不中舟。
拳不受檃揉,樠不受丹髹。
今兹忽邂逅,陶我山之湫。
斧斤访薪木,舆挽充吾槱。
我闻漆园旨,寿或逃商丘。
幸有大不幸,焉知桑柏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