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酬 田 逸 人 游 岩 见 寻 不 遇 题 隐 居 里 壁 唐 /陈 子 昂 游 人 献 书 去 。薄 暮 返 灵 台 。传 道 寻 仙 友 。青 囊 卖 卜 来 。闻 莺 忽 相 访 。题 凤 久 裴 回 。石 髓 空 盈 握 。金 经 秘 不 开 。还 疑 缝 掖 子 。复 似 洛 阳 才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薄暮(bó mù)的意思:指傍晚时分,太阳快要落山,天色已经暗下来的时候。
传道(chuán dào)的意思:传播道理或教义。
缝掖(fèng yè)的意思:指隐蔽的行动或安排。
金经(jīn jīng)的意思:指经书、佛经等宝贵的经文。
灵台(líng tái)的意思:指人的心灵或思维的宝地,也比喻有才智、有见识的人。
洛阳(luò yáng)的意思:指文化名人或作品在洛阳特别受到重视和推崇。
卖卜(mài bǔ)的意思:指以占卜为名义行骗或欺诈他人。
裴回(péi huí)的意思:形容道路曲折、曲折回旋。
青囊(qīng náng)的意思:指藏医的药囊,比喻珍贵的秘密或宝贵的智慧。
石髓(shí suǐ)的意思:指人的头骨或尸骨,也比喻人的遗骸。
题凤(tí fèng)的意思:指写诗或作文时,以凤为题材或主题。
献书(xiàn shū)的意思:指把书籍送给他人,以表达敬意或传递知识。
盈握(yíng wò)的意思:形容手中物品充满,不能再加东西。
游人(yóu rén)的意思:指旅游者、游客;也可指四处游荡、流浪的人。
洛阳才(luò yáng cái)的意思:指具有才华和智慧的人。
- 注释
- 游人:指拜访者。
灵台:道教修炼之地或内心清净之处。
传道:传播宗教或哲学道理。
青囊:古代学识渊博的人常携带的书袋,这里指占卜之术。
卖卜:从事占卜职业。
闻莺:听见黄莺的叫声。
题凤:在有凤凰图案的地方题字。
裴回:徘徊,犹豫不决。
石髓:传说中的仙丹或矿石精华。
金经:珍贵的佛经或秘籍。
缝掖子:古代学府的弟子,如太学的学子。
洛阳才:指洛阳地区有才华的人。
- 翻译
- 游人带着书卷离去,傍晚时分返回灵台。
他传播道义寻找仙友,以售卖青囊里的占卜方法为生。
听到黄莺鸣叫突然来访,长久地在凤凰图案前徘徊。
石头精华虽满手,但珍贵的金经却紧闭不开。
他还怀疑自己是学府的弟子,又像洛阳才子般富有才华。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历之人在薄暮时分回到灵台的景象。诗中的“游人献书去,薄暮返灵台”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寻访,以及自己独自返回山中隐居之地的情境。
接下来的“传道寻仙友,青囊卖卜来”则写出了诗人在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时,通过占卜来确认所求。这里的“传道”指的是交流心得和学问,“青囊”是古代占卜用的工具,而“仙友”则可能象征着那种高洁、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诗中后半部分,通过“闻莺忽相访,题凤久裴回”表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情谊深厚,即便是偶然的拜访,也能引起彼此深刻的回忆和交流。这里的“闻莺”指的是听到燕子的鸣叫,这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或友人的到访,“题凤久裴回”则是写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深。
紧接着,诗人通过“石髓空盈握,金经秘不开”两句,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守护内在智慧的意境。“石髓”在这里象征着纯净和坚固,“金经”则代表着珍贵的知识或心得,而“空盈握”和“秘不开”则表明诗人对外界的防备和对内在智慧的保护。
最后两句“还疑缝掖子,复似洛阳才”,通过历史上的才子故事(如《世说新语》中的王粲),抒写了诗人对于自己才能是否能得到认可的自我怀疑,以及对古代名士洛阳才子的赞赏和向往。
整首诗流露出作者对于山中隐居生活的向往,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于个人才华和智慧的自省。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境遇的细腻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状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卧龙山观音泉呈行可元章
去岁游庐山,社中观白莲。
不饮远公酒,聊酌聪明泉。
肩舆过武昌,乘兴西山巅。
岩乳饮菩萨,诗篇诵苏仙。
夔州苦无井,瘿俗殊可怜。
竹筒喉不乾,可浣不可煎。
日汲卧龙水,屡赖担夫肩。
所取都几斛,深惭未投钱。
前日招提游,入耳声涓涓。
泓澄可照胆,草木皆光妍。
却疑南阳人,蟠蛰清泠渊。
惨淡会风云,滂沱霖普天。
源如少陵词,清入光芒篇。
馀波涨瞿唐,汹涌吞百川。
何人著水经,漏此不及编。
道人出新茗,林间手新研。
共以夷齐心,来结观音缘。
至今清夜梦,犹到幽亭边。
交游况离索,回首成悽然。
何时鹿呦呦,重访山中禅。
《题卧龙山观音泉呈行可元章》【宋·王十朋】去岁游庐山,社中观白莲。不饮远公酒,聊酌聪明泉。肩舆过武昌,乘兴西山巅。岩乳饮菩萨,诗篇诵苏仙。夔州苦无井,瘿俗殊可怜。竹筒喉不乾,可浣不可煎。日汲卧龙水,屡赖担夫肩。所取都几斛,深惭未投钱。前日招提游,入耳声涓涓。泓澄可照胆,草木皆光妍。却疑南阳人,蟠蛰清泠渊。惨淡会风云,滂沱霖普天。源如少陵词,清入光芒篇。馀波涨瞿唐,汹涌吞百川。何人著水经,漏此不及编。道人出新茗,林间手新研。共以夷齐心,来结观音缘。至今清夜梦,犹到幽亭边。交游况离索,回首成悽然。何时鹿呦呦,重访山中禅。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8067c71b1cbec58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