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儿辟其芜,刈草见蚓迹。
《东轩五首·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农人在东轩劳作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农耕文化的韵味。
首句“荷锄东轩下”,诗人以“荷锄”这一动作开篇,形象地展现了农人手持锄头,准备在东轩这块田地上劳作的场景。这不仅点明了地点,也暗示了农事活动的开始。
接着,“其雨候檐隙”一句,通过观察屋檐滴落的雨水,预判天气情况,体现了农人对自然环境的敏感与依赖,以及他们对农事时机的把握。
“雨甚百草长,忧我豆苗瘠。”两句,通过对比雨量与作物生长状况,表达了农人对豆苗生长状况的担忧。豆苗在雨季中容易生长茂盛,但也可能因积水而营养不良,这反映了农人对作物生长周期的深刻理解及对丰收的渴望。
“呼儿辟其芜,刈草见蚓迹。”农人唤来孩子,一起清除杂草,揭示了农事劳动的集体性与家庭协作的特点。通过观察蚯蚓留下的痕迹,进一步展现了农人对土地的细致观察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匪云理荒秽,聊以摅晨夕。”最后两句,农人并非单纯清理荒废的土地,而是借此消磨时间,抒发情感。这既是对农事劳作的一种态度,也是对生活的诗意化表达,体现了农人在繁重劳作之余寻求心灵慰藉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描绘了农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展现了农耕文化中的人文关怀与自然哲学,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艺术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贺新凉.元稚为余题春风啜茗时小照赋此奉酬再迭前韵
落拓书千卷。漫追寻、诗禅茶癖,闲愁散遣。
一砚随身亲洗濯,窗竹影摇光泫。
消受尽、鼠须鱼茧。
欲汲寒泉同藨菊,问情怀、似水波深浅。
浮数片,绿云展。身名何必俱通显。
好诛茆、石栏点笔,倩君题扁。
若待功成方乞去,笑杀云中鸡犬。
知只为、苍生未免。
闭户著书吾愿在,待他年、料理传经典。
重话旧,烛频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