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智仁山水德》
《赋得智仁山水德》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山水自山水,智仁实智仁。

见之斯有谓,乐者岂无因

动处皆天趣,静常与物亲。

出虚依峭茜,入影漾涟沦

互妙浑泯迹,相彰益契神。

凭观师法在,孰曰祗游巡。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常与(cháng yǔ)的意思:经常在一起;经常配合

涟沦(lián lún)的意思:形容水面波动,泛指事物变动不定,无常的状态。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师法(shī fǎ)的意思:学习模仿前辈或大师的学问、技艺或思想。

天趣(tiān qù)的意思:指自然界中的美好景色、有趣的事物或人物,也指人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

无因(wú yīn)的意思:没有原因、没有缘由

有谓(yǒu wèi)的意思:有所谓论,有所主张。

鉴赏

此诗《赋得智仁山水德》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通过对山水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智仁之道的哲理思考。全诗以山水为载体,寓言于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深刻理解。

首句“山水自山水”,开篇即点明主题,山水之美在于其自身,无需过多修饰。接下来,“智仁实智仁”一句,将智仁之道与山水相连,暗示着自然界的智慧与仁爱。随后,“见之斯有谓,乐者岂无因”则进一步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可以领悟到人生的道理,而内心的愉悦也源自于对自然的亲近与理解。

“动处皆天趣,静常与物亲”两句,描绘了动态与静态中的自然之美,无论是山川的壮丽还是水流的宁静,都蕴含着生命的活力与和谐。接着,“出虚依峭茜,入影漾涟沦”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象的生动与变化,山峰的峻峭与水波的涟漪,都是自然赋予的美妙画卷。

“互妙浑泯迹,相彰益契神”表达了自然与人心灵的交融,万物之间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和谐的整体。最后,“凭观师法在,孰曰祗游巡”则强调了观察自然不仅是游玩,更是一种学习和领悟的过程,通过与自然的接触,可以学到生活的智慧和道德的修养。

整首诗以山水为媒介,深入探讨了智仁之道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感花·其七

嗟我明年是七旬,此生能见几番春。

凭谁为补青天漏,放出春光处处新。

(0)

和康伯可重阳

过了重阳又一阳,梅开亦拟共壶觞。

病中无复成狂饮,且作前贤醒里狂。

(0)

许倅索和篇复次前韵

十分春色在邻家,我独伤心感物华。

君若此时辞痛饮,也应辜负后园花。

(0)

生朝有感

每岁逢生日,予心喜复悲。

新年六十六,能得几多时。

(0)

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其十四

谩来水上结危亭,更凭栏干听水声。

洗得肺肝清似水,莫言亭下水无情。

(0)

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其二十八

晚上危亭忆隐居,高情逸气古人无。

横山祇有精庐在,无复书堂旧药炉。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