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月》
《中秋月》全文
唐 / 李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四十五秋宵月分千里毫。

冷沈中岳短,光溢太行高

不寐清人眼,移栖湿鹤毛

露华台上别,吟望十年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鹤毛(hè máo)的意思:形容极为稀少或极为珍贵。

露华(lù huá)的意思:指春天到来,大地上的花朵开始绽放。

年劳(nián láo)的意思:年复一年的辛劳努力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秋宵(qiū xiāo)的意思:指秋天的夜晚。

人眼(rén yǎn)的意思:指人类的眼睛,也用来形容人们的视力或观察力。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行高(xíng gāo)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

月分(yuè fēn)的意思:指时间的月份或月初、月中、月末等时期。

中岳(zhōng yuè)的意思:中岳是指中原地区的一座重要山峰,也用来比喻地位崇高、重要性突出的人或事物。

翻译
四十有五的秋夜,月光如丝般清晰照耀千里。
寒冷笼罩着中岳山,月光却洒在高峻的太行山上。
明亮的月光让清醒的人眼前一亮,连栖息的鹤也被湿润的光芒覆盖羽毛。
在月光下的露华台上告别,十年来我一直在这里吟诗远望。
注释
四十五秋宵:四十有五的秋夜。
月分千里毫:月光如丝般清晰照耀千里。
冷沈:寒冷笼罩。
中岳短:中岳山显得矮小。
光溢太行高:月光洒在高峻的太行山上。
不寐:清醒。
清人眼:明亮人眼。
移栖湿鹤毛:连栖息的鹤也被湿润的光芒覆盖。
露华台:月光下的露华台。
别:告别。
吟望十年劳:十年来一直在这里吟诗远望。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个中秋之夜的景象与情感,通过月亮、山川和个人情怀交织出一幅深远的画面。

"四十五秋宵,月分千里毫。冷沈中岳短,光溢太行高。"

这几句诗首先描绘了一个深夜时分,明月高悬,将其光辉洒满万里,其清冷的光线映照在山川之上,使得连远方的山峦也似乎变得短小,而近处的太行山脉则显得格外雄伟。

"不寐清人眼,移栖湿鹤毛。"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自己因思念而难以入眠的心情,那清明之人的眼睛仿佛能透过夜色看到远方。而“移栖”则是指鸟儿归巢的景象,连它们的羽毛都被露水所沾湿,这不仅描绘了秋夜的凉意,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露华台上别,吟望十年劳。"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在露华台(可能是作者常游之地)上的告别,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追忆与眷恋,那“十年劳”则隐含着诗人对于过去岁月辛勤努力但未能如愿以偿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中秋佳节的独特感受,以及在这特定时刻所引发的深沉思念。

作者介绍
李洞

李洞
朝代:唐   字:才江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猜你喜欢

客去

客来拈麈尾,客去拂床眠。

孤梦归湖上,残书堕枕边。

幽禽窥户语,落日傍窗妍。

暂尔名朝士,终然是地仙。

(0)

夜赋

小斋寂寂似禅寮,卧数更筹觉夜遥。

帐外残灯欺不寐,梁间栖燕伴无聊。

江湖蹭蹬朱颜改,忧患侵凌壮志消。

挂旆天山少年事,此身终负圣明朝。

(0)

史院晚出

已乞残骸老故丘,误恩重作道山游。

龙津雨过桥如拭,凤阙烟消瓦欲流。

直舍小眠钟报午,归途微冷叶飞秋。

心知伏枥无千里,纵有王良也合休。

(0)

出城

翩翻乌帽出林坰,掠面风微酒半醒。

戍火难寻玉关梦,衣尘空愧草堂灵。

天晴山雪明城郭,水涨江流近驿亭。

客鬓不如堤上柳,数枝春动又青青。

(0)

忆梅

护惜常愁满树开,况无一片在苍苔。

眼高懒为凡花醉,肠断惊闻暮角哀。

写向素绡时拂拭,移来幽圃自栽培。

论心竟是明年事,输与酴醾在酒杯。

(0)

书意

帝命煌煌敕百神,方倾天汉洗胡尘。

但须荆州一好汉,安用商山四老人。

竹帛恐贻千古笑,江湖未愧百年身。

此心欲与何人说,病足呻吟又过春。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