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潘稼堂先生见留草堂·其二》
《潘稼堂先生见留草堂·其二》全文
清 / 吴铭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蜡屐无论两,杖头宁计钱。

游经岳有五,笔断逾千

细数东林事,潜伤南渡年。

常言笑处,忍泪不教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笔断(bǐ duàn)的意思:形容文章写得非常出色,使人一读便知其高明。

常言(cháng yán)的意思:

[释义]
(名)习惯上常说的像谚语、格言之类的话。如“人勤地不懒”。
[构成]
偏正式:常(言
[例句]
常言说的好。(作主语)

东林(dōng lín)的意思:指东晋时期桓温、桓玄父子的势力范围,后来泛指权贵集团。

蜡屐(là jī)的意思:指人的脚穿上木头或蜡制的鞋子,形容行动迟缓、步履艰难。

南渡(nán dù)的意思:指古代人民或军队由北方渡过江河南下,特指历史上刘备率军南渡长江,意味着转危为安,重获胜利。

忍泪(rěn lèi)的意思:忍住眼泪,不让眼泪流出来。

无论(wú lùn)的意思:不论,表示无论什么情况下都是一样的。

细数(xì shù)的意思:仔细数清楚。

寻常(xún cháng)的意思:寻常指平凡普通、常见的事物或情况。

言笑(yán xiào)的意思:言谈笑语。

逾千(yú qiān)的意思:超过一千

杖头(zhàng tóu)的意思:指人的智慧或才能的极限,也指人的头脑和智慧。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吴铭道所作的《潘稼堂先生见留草堂(其二)》。诗中,诗人以蜡屐和杖头为载体,表达了对潘稼堂先生的深厚敬意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蜡屐无论两,杖头宁计钱"一句,通过描绘简朴的行头,展现出先生的朴素生活态度和高尚品格,不注重物质财富,而重视友情与交流。接下来的"游经岳有五,笔断载逾千",暗示了潘先生的学识渊博和著作丰富,游历名山大川,著述颇丰。

"细数东林事,潜伤南渡年"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沉思,特别是对南宋南渡时期的哀悼,流露出对故国的深深怀念。最后两句"寻常言笑处,忍泪不教传",表达了诗人对与先生共度的美好时光的珍视,以及在离别之际,强忍泪水,不愿将悲伤情绪轻易流露,显示出深厚的友情和对先生的尊重。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师友深情和历史沧桑感怀的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吴铭道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忆亡弟

此世那能住此人,未年三十即无身。

阿兄欲泣翻成笑,白藕花中又一春。

(0)

喜抵广州三首·其二

浩气冲霄贯彩虹,玄天枉鼓不周风。

依然北地胭脂艳,南国还多一品红。

(0)

行路难拟吴均

昆山之阳石齿齿,倒落尘埃惰不起。

昔日吞咽高天云,今旦弃掷潢污水。

洛阳名工名卞和,一日三顾重挲摩。

庙堂宝器不终没,手持沙石亲研磨。

圭之璧之称厥材,光阶光照千门开。

天子曰咨联有庆,一朝携上建章台。

建章他年世宝垂,雍容华贵生光仪。

沈檀为匮锦为里,岂念生来顽石姿。

不学荆台三献璞,惨遭谗毁无人知。

(0)

芍药二首·其一

晓烟和露月空濛,染尽燕支一剪红。

春到将离更回首,小阑昨夜又东风。

(0)

古歌二首·其一

余年且未老,入世已多悲。

故人半零落,相见无几时。

死者长已矣,生者宁可知。

相见莫相厌,勿复轻别离。

纵有情相乖,臭味毋差池。

(0)

剑门

谁割栈云青?移来大剑形。

双扉开绝壁,一线走沧溟。

凿破疑鬼斧,削成烦巨灵。

但有飞鸟外,积铁插空冥。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