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泉亭》全文
- 注释
- 白猿:指白色的猿猴,可能象征着山中的精灵或僧人的守护者。
清泚:清澈的溪流。
秋入山骨冷:秋天的寒气深入山骨,形容天气寒冷。
老僧:年老的僧人。
怯:害怕,胆怯。
凭栏:倚靠栏杆,观赏景色。
忽失:突然消失。
袈裟:僧人的长袍,通常为僧侣身份的标志。
- 翻译
- 白猿在清澈的溪流边嬉戏,秋天的气息使山间的凉意更加深沉。
年迈的僧人不敢倚靠栏杆,突然发现自己的袈裟影子消失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秋景。开篇"白猿弄清泚",猿儿在溪水中嬉戏,清泚指的是潺潺的溪流声,通过这个细节,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心境的闲适与宁静。接着"秋入山骨冷",秋天的凉意已经侵袭进了山林,"骨冷"形容秋风的寒意渗透至骨,传递出季节变化带来的凛冽感受。
诗人通过老僧的动作来进一步描绘场景:"老僧怯凭栏",这里的"怯"字用得十分贴切,表达了老僧在凭栏处立时心中的忐忑与不稳。这种描写增添了一份淡淡的人情味,透露出诗人对孤寂生活的一种理解和同情。
最后一句"忽失袈裟影"则是意象的转换,从老僧凭栏之姿,一转即至老僧身上的袈裟不再有影,似乎是在说时间流逝,物是人非,带给读者无限的遐想。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山林秋景和孤独老僧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同时也引发人们对于生命流转、物是人非的沉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临水
临水闲独立,水流静无声。
无复羡鱼志,聊爱秋波清。
泠泠白日照,皛皛天宇晴。
林木动凄飒,凉风西北生。
渐衰忽不禁,悄然肌骨惊。
年华逝如此,壮怀吁已平。
陈迹日积多,百感交中情。
欲语谁能喻,偕俱唯海婴。
念我同心言,有弟在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