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其十一》
《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其十一》全文
南北朝 / 沈约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屋]韵

九州上腴一族玄芝碧树寿华木。

朝采不盈掬。用拂腥膻九谷

既甘且饫致遐福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树(bì shù)的意思:指翠绿的树木,形容景色美丽、生机勃勃。

不盈(bù yíng)的意思:不满足,不足够。

朝采(cháo cǎi)的意思:朝代更迭,政权更替。

九州(jiǔ zhōu)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九个行政区域,也泛指全国。

九谷(jiǔ gǔ)的意思:指九个谷物,比喻丰收、富饶。

上腴(shàng yú)的意思:指财富、粮食等丰富充裕。

寿华(shòu huá)的意思:指长寿和荣华富贵。

遐福(xiá fú)的意思:远离贫困,享受幸福。

腥膻(xīng shān)的意思:形容气味刺鼻、令人不快。

玄芝(xuán zhī)的意思:指难以捉摸、难以理解的智慧或技能。

一族(yī zú)的意思:一同一家的人,指同一家族的人。

盈掬(yíng jū)的意思:形容容器装满了水或其他液体。

终朝(zhōng zhāo)的意思:终日,整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生命力和永恒之美的赞美。九州上腴非一族,暗示着天地间万物各异,但共享着同一宇宙的恩泽;玄芝碧树寿华木,则是对自然界中生长迅速、生命力旺盛景象的描绘,传递出一种生命之美永恒不息的意境。

终朝采之不盈掬,诗人在这里通过不断地采集这些生命力的象征(玄芝等),却始终无法将其完全拥有,不仅强调了生命力无边无际,更隐喻着追求永恒之美是一种无尽的追求。

用拂腥膻和九谷,可能是指运用这些自然界中的元素来滋养、和谐自身乃至宇宙间的关系,使之达到一种内外兼修的境界。既甘且饫致遐福,则表达了一种追求这种生命力和美好所带来的深远幸福,似乎是在说,只要与自然和谐共生,就能获得真正的、持久的福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以及对生命力的赞颂和追求,展现了一种对宇宙间生命之美永恒不息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沈约

沈约
朝代:南北朝   字:休文   籍贯: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   生辰:441~513年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齐、梁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沈约是齐、梁文坛的领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
猜你喜欢

逍遥咏

亦莫恋此身,亦莫厌此身。

此身何足恋,万劫烦恼根。

此身何足厌,一聚虚空尘。

无恋亦无厌,始是逍遥人。

(0)

江夏别宋之悌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0)

日出东南隅行

扶桑升朝晖,照此高台端。

高台多妖丽,浚房出清颜。

淑貌耀皎日,惠心清且闲。

美目扬玉泽,蛾眉象翠翰。

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

窈窕多容仪,婉媚巧笑言。

暮春春服成,粲粲绮与纨。

金雀垂藻翘,琼佩结瑶璠。

方驾扬清尘,濯足洛水澜。

蔼蔼风云会,佳人一何繁。

南崖充罗幕,北渚盈軿轩。

清川含藻景,高岸被华丹。

馥馥芳袖挥,泠泠纤指弹。

悲歌吐清响,雅舞播幽兰。

丹唇含九秋,妍迹陵七盘。

赴曲迅惊鸿,蹈节如集鸾。

绮态随颜变,沈姿无定源。

俯仰纷阿那,顾步咸可欢。

遗芳结飞飙,浮景映清湍。

冶容不足咏,春游良可叹。

(0)

书晁说之《考牧图》后

我昔在田间,但知羊与牛。

川平牛背稳,如驾百斛舟。

舟行无人岸自移,我卧读书牛不知。

前有百尾羊,听我鞭声如鼓鼙。

我鞭不妄发,视其后者而鞭之。

泽中草木长,草长病牛羊。

寻山跨坑谷,腾趠筋骨强。

烟蓑雨笠长林下,老去而今空见画。

世间马耳射东风,悔不长作多牛翁。

(0)

古风·其三十九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0)

雨望

睡起凭阑望,残云晚较多。

雨删花织锦,风熨草铺罗。

嫩筱平穿阁,垂杨半近河。

荡舟侬岂敢,莫唱《采莲歌》。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