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刘共甫枢密挽词三首·其二》
《刘共甫枢密挽词三首·其二》全文
宋 / 周必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世抱忠精节,心睎社稷臣。

拖绅遗奏日,驰驿挟医辰。

谠论丹扆清班紫宸

史鱼尸谏后,圣代不无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无(bù wú)的意思:不没有、有一些、不少

驰驿(chí yì)的意思:指迅速行驶的马车,比喻消息传递迅速。

丹扆(dān yǐ)的意思:指红色的门柱,比喻贵族家庭或富贵人家。

谠论(dǎng lùn)的意思:指正直而有见识的言论或意见。

清班(qīng bān)的意思:解散一个集体或组织。

社稷(shè jì)的意思:社稷是指国家的神明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圣代(shèng dài)的意思:指某个时代或某个领域中具有极高声望、被广泛尊敬的人物。

尸谏(shī jiàn)的意思:指人死后留下的劝告或忠告。

拖绅(tuō shēn)的意思:拖延时间或推迟行动。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忠精(zhōng jīng)的意思:形容人非常忠诚、精明。

紫宸(zǐ chén)的意思:指皇帝居住或办公的地方,也泛指帝王的宫殿。

社稷臣(shè jì chén)的意思:指忠诚于国家、君主的臣子,也用来形容忠诚于职责、事业的人。

注释
世:一生。
抱:怀抱。
忠精节:忠诚和高尚的节操。
睎:向往。
社稷臣:国家栋梁之臣。
拖绅:留下遗书。
遗奏:临终遗言。
日:那一天。
驰驿:紧急派快马。
挟医:带着医生。
谠论:正直的言论。
丹扆:皇帝的座位。
清班:清廉的官秩。
閟:深藏。
紫宸:紫禁城。
史鱼尸谏:史鱼以死进谏。
圣代:圣明的时代。
不无:并非没有。
人:人材。
翻译
一生怀抱着忠诚和高尚的节操,心中向往成为国家栋梁之臣。
在朝堂上留下遗书的那一天,紧急派快马带着医生前来。
正直的言论留在了皇帝的座位旁,清廉的官秩深藏在紫禁城中。
效仿史鱼以死进谏之后,圣明的时代并非无人秉持正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周必大为刘共甫枢密官职离世所作的挽词第二首。诗人赞扬了刘共甫一生忠诚坚定,志向高远,如同社稷重臣。他提到刘共甫在离职之际仍不忘上书陈奏,且在紧急时刻还派遣使者带着医生前往,显示出他对职责的尽心和对国家的关怀。他的正直言论留在了皇帝身边,清廉的品行深藏于皇宫之中。诗人以史鱼比照,称赞刘共甫像古代直谏的史鱼之后,即使在圣明的时代,也不乏这样坚守道义的人才。整首诗表达了对刘共甫高尚人格和忠诚精神的敬仰与怀念。

作者介绍
周必大

周必大
朝代:宋   字:子充   生辰: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及第。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举博学宏词科。曾多次在地方任职,官至吏部尚书、枢密使、左丞相,封许国公。庆元元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
猜你喜欢

端午帖子.温成閤四首·其三

闻说仙家事杳微,世传真伪岂能知。

遥思海上三山乐,宁记人间五日时。

(0)

送徐殿院回乡

三十年来人委靡,如今劲节似秋横。

三条鲠亮为时重,一叶翩翾去国轻。

莘老不还司谏职,廖公应显出台名。

遐冲尚赖精神折,未许林泉得隐声。

(0)

春感

柳花衮雪春冥冥,溪风一夜吹为萍。

萍随风去渺流水,人生无根亦如此。

故山入梦草芊芊,半窗疏雨寒食天。

晓来白发稀可数,多少朱颜化黄土。

高原冉冉青烟斜,麦饭洒松能几家。

子规叫残金粟暮,茧纸兰亭已飞去。

(0)

萱草

近种鹿葱碧,初抽鹄觜黄。

千年入风雅,一草寄纲常。

澹日空阶影,馀春宫佩香。

此时忧正切,对尔可能忘。

(0)

水调歌头·其一次赵帅开西湖韵

湖波涨新绿,环绕越王山。

棠斋清昼馀暇,赢得静中观。

四面屏围碧玉,十里障开云锦,冰鉴倒晴澜。

目送孤鸿远,心与白鸥闲。隘游人,喧鼓吹,杂歌欢。

晓天澄霁,花羞柳妒怯春寒。

好在风光满眼,只恐阳春有脚,催诏下天关。

剩写鹅溪幅,归去凤池看。

(0)

留题李颉林亭

兼琴枕鹤经,尽日卧林亭。

啼鸟自相语,幽人谁欲听。

半阑花籍白,一径草盘青。

何必对樽酒,此中堪独醒。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