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色侵阶上,晴光度隙来。
庭花随鸟下,池藻逐鱼开。
常道(cháng dào)的意思:指常理、常情所应当遵循的道理或方法。
道路(dào lù)的意思:指人生的道路、行进的方向,也可指事物的发展趋势。
光度(guāng dù)的意思:形容光亮的程度或强度。
旧国(jiù guó)的意思:指古代已经灭亡或者已经被推翻的国家。
晴光(qíng guāng)的意思:指阳光明媚的天气,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光明与美好。
送春(sòng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离去,夏天的到来。
铜雀(tóng què)的意思:指古代宫廷中的铜制乌鸦和雀鸟,用来装饰宫殿。比喻官员贪污受贿,沉迷享乐,不思进取,不忠于职守。
新诗(xīn shī)的意思:指创作于近代的诗歌形式,与古代诗歌形式相对。
玉台(yù tái)的意思:指官职高升、地位显贵。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傍晚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思乡之情。首句“苔色侵阶上”写出了台阶上的青苔在夕阳下显得更加深沉,暗示着时光的流逝;“晴光度隙来”则描绘了阳光透过缝隙洒落,带来一丝明亮,也带来春日的短暂。
“庭花随鸟下”描绘了花瓣随风飘落,与鸟儿一同归巢,富有动态感,展现了生命的轮回;“池藻逐鱼开”则以池塘中的水草随着鱼儿游动而展开,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生机盎然。
“旧国悲铜雀”一句,诗人借古迹“铜雀台”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感慨;“新诗拟玉台”则流露出诗人试图以诗歌寄托情感,犹如古代女子在玉台上题诗寄情。
最后一句“一春常道路,归即送春回”,诗人感叹春天易逝,自己常年在外奔波,只有春去后才能踏上归途,那时春天已经离去,表达出一种深深的离别之情和对家乡的眷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
沙碛风高树鸣叶,马放平原人罢猎。
解装散出青草间,两两胡姬映桃颊。
酪浆满注金叵罗,侑饮似唱阴山歌。
雪鹰离绦犬噬肉,穹庐到处皆行窝。
大旆扬扬出烟表,不觉残阳过林杪。
健儿自许力未疲,翻身欲射云中鸟。
打围之乐乐未央,挽弓握矢心茫茫。
岭阴直接贺兰道,马上终老单于乡。
当今圣人制诸夏,八方无尘羽书寡。
但愿胡雏似画中,莫近三边古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