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前以虚鸣,蟋蟀最多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午后的宁静场景,诗人通过幽虫的鸣叫声来表达情感。"幽虫聒午枕",以午睡时分被微小的声音吵醒,形象生动,透露出夏日午后的慵懒与静谧。"掩抑声千万",形容虫鸣声虽小,却繁多且含蓄,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风前以虚鸣,蟋蟀最多怨",进一步点明是秋后的蟋蟀在风中发出哀怨之声,可能寓言着诗人对世事变迁或个人境遇的感慨。"我静乃得闻,一一来自献",表达了诗人只有在心境平静时才能察觉并欣赏这些自然的细微声音,仿佛它们主动向他倾诉。
最后两句"憧憧道傍子,与尔故相远",将虫鸣与自己的心态对比,诗人自比为忙碌的过客,与这些专注鸣叫的昆虫相比,显得疏离而超脱。整首诗以虫鸣为引,寓言了诗人的人生感悟,体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常有的淡泊和超然。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夏热叹
祝融当权不可夺,海水欲沸山欲裂。
黄头父老见事多,谓有此身无此热。
老人何得怨天公,山堂日日多南风。
乌纱攲帽剪云叶,白鬓吹雪飞蓬松。
已挹蔗浆浇热恼,更注井花回睡容。
人生如此亦不恶,饱食安坐初何功。
蒙尘况驻奉天辇,避暑望幸骊山宫。
蕃兵入汉作巢窟,战骑横戈岁驰突。
旌旗耀日红蔽天,铁甲烘云气销骨。
安得壮士如恶来,上诉帝阍关钥开。
尽泻天河作飞雨,四海八方无一埃。
秋禾不槁敌不来,我亦高枕喧春雷。
三月三夜得梅花数枝灯下作
故人远客天一涯,寄我万里风前枝。
方壶含澌不受污,可着玉树瑶林姿。
孤芳妙质不可说,天香肯复须人知。
老人不作世间梦,但见玉友如儿时。
急张青灯当明月,要看疏影横屏帏。
花寒不睡斗欲落,笑语似与人追随。
持杯未怪此宵乐,论情忍负平生期。
回头却忆青山道,处处相逢花不老。
短篱飞雪山更寒,古木啼乌月催晓。
清魂屡往途路遥,故人久别相知少。
只今如此邂逅何,莫厌诗成苦相恼。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