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裴 郎 中 贬 吉 州 唐 /刘 长 卿 乱 军 交 白 刃 ,一 骑 出 黄 尘 。汉 节 同 归 阙 ,江 帆 共 逐 臣 。猿 愁 歧 路 晚 ,梅 作 异 方 春 。知 己 酂 侯 在 ,应 怜 脱 粟 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刃(bái rèn)的意思:用刀剑等尖锐武器进行战斗。
归阙(guī quē)的意思:指君主或高官返回宫廷或政府,也用来比喻高官回到原职位上。
汉节(hàn jié)的意思:指节俭、节约的精神和行为。
黄尘(huáng chén)的意思:指黄色的尘土或沙土,比喻战乱、动荡或纷乱的局势。
江帆(jiāng fān)的意思:比喻人才出众,前途无量。
交白(jiāo bái)的意思:指双方相互传递或交流消息、口信等。
乱军(luàn jūn)的意思:指混乱无序的军队或部队。
歧路(qí lù)的意思:指道路分岔,选择困难,不知道该走哪条路。
同归(tóng guī)的意思:指多个人或多个事物最终走向同一个结局或归宿。
脱粟(tuō sù)的意思:摆脱束缚或限制,获得自由或解放
异方(yì fāng)的意思:
(1).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楚辞·天问》:“何圣人之一德,卒其异方: 梅伯 受醢, 箕子 详狂?” 游国恩 纂义引 周拱辰 曰:“一切直数諫,不避葅醢;一不瞽不聋,託之佯狂。迹似异方,而忠国爱主之心则一也。”
(2).指异域;异国。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异方之乐,祗令人悲。”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蜀无兔鸽》:“异方禽兽,象出 南越 ,駞出北极,今皆育于中国,然不如本土之宜也。” 宋 曾巩 《厚卿子中使高丽》诗:“并使时推出众才,异方迎拜六城开。”
(3).指他乡;外地。 唐 杜甫 《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诗:“异方初艷菊,故里亦高桐。”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台省·行酖》:“盖食物初炽,入银器必变黝色,而按臣以法官孑身居异方……每疑下人进酖。”
(4).不同地方。 三国 魏 曹植 失题诗:“弃我交颈欢,离别各异方。”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一:“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
(5).特别的药方。 清 龚自珍 《以奇异金石文字拓本十九种寄秦编修扬州而媵以诗》:“异人延年无异方,能使寸田生异香。”猿愁(yuán chóu)的意思:猿愁指猿猴因失去伴侣或亲人而感到悲伤和孤独的情绪。比喻人因思念亲人或离别而感到忧愁。
知己(zhī jǐ)的意思:指真正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
逐臣(zhú chén)的意思:指逐个赶走官员,特指君主对官员进行清洗、整顿或清除异己。
- 翻译
- 战乱中刀剑交错,只见一人冲出漫天黄沙。
手持汉节一同回归朝廷,江上船只护送我这被贬之人。
山猿也为歧路黄昏而哀愁,梅花在异地却绽放春天。
幸好有知心的酂侯在,他应该会怜惜我这个粗衣简食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乱后的情景,"乱军交白刃,一骑出黄尘"两句勾勒出一位将领在硝烟四起的战场上英勇突围的情形。"汉节同归阙,江帆共逐臣"则表现了这位将领与其部下一同回到京城,或许是在朝廷的召唤之下,一起追随君主或高官前往新的驻地。
第三句"猿愁歧路晚"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忧虑和孤独,可能是因为将领对战后身处异乡的孤独感受,或者是对于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感。"梅作异方春"则可能是一种隐喻,用梅花来比喻自己的境遇,或许是在异地依然保持着原有的坚韧与高洁。
最后两句"知己酂侯在,应怜脱粟人"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将领的同情和理解,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那些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的人民深感悲悯。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描写和细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战乱带来的个人命运变化,以及诗人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与同情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声声慢·旋移轻鷁
旋移轻鹢,浅傍垂虹,还因送客迟留。
泪雨横波,遥山眉上新愁。
行人倚阑心事,问谁知、只有沙鸥。
念聚散,几枫丹霜渚,莼绿春洲。
渐近香菰炊黍,想红丝织字,未远青楼。
寂寞渔乡,争如连醉温柔。
西窗夜深翦烛,梦频生、不放云收。
共怅望,认孤烟、起处是州。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