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小重山》
《小重山》全文
宋 / 晁端礼   形式: 词  词牌: 小重山

朱户深深洞房。曲屏龟甲样,画潇湘

纱轻蓝嫩镂牙床。人如玉,一见已心凉。

午枕悠扬流莺声唤觉,日犹长。

几回烟断玉炉香。庭花影,不肯上东廊。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洞房(dòng fáng)的意思:新婚夫妇的新房。也用来形容新婚夫妇的生活。

龟甲(guī jiǎ)的意思:指古代兵器中用龟甲制成的盾牌,比喻坚固、不可动摇的事物。

流莺(liú yīng)的意思:形容声音悦耳动听。

镂牙(lòu yá)的意思:形容人的嘴巴中的牙齿非常整齐、洁白。

炉香(lú xiāng)的意思:指香炉中飘出的香气,比喻学问、才艺等能够使人受到启发和陶冶的事物。

深深(shēn shēn)的意思:非常深厚、非常深刻

午枕(wǔ zhěn)的意思:午睡时的枕头,比喻得到休息或安慰。

潇湘(xiāo xiāng)的意思:指湖南地区的风景和水色。也用来形容优美的风景或文人墨客的才华。

牙床(yá chuáng)的意思:指牙齿的床槽,比喻嘴巴里的牙齿。

莺声(yīng shēng)的意思:指美好的声音或动听的歌声。

悠扬(yōu yáng)的意思:形容声音优美、悠长。

玉炉(yù lú)的意思:指贵重的炉子,比喻高贵、珍贵的人或物。

朱户(zhū hù)的意思:指富贵人家的大门,也用来形容富有的家庭。

鉴赏

这首《小重山》是宋代词人晁端礼的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闺中女子的日常生活画面。词的开篇"朱户深深小洞房",以深宅大院中的小小闺房起笔,暗示了主人公的孤独与幽深的生活环境。

"曲屏龟甲样,画潇湘",运用比喻,将曲折的屏风比作龟甲纹路,精致而富有装饰感,又借潇湘画意,展现出女子对远方山水的向往和内心的寂寥。"纱轻蓝嫩镂牙床",进一步描绘了床帐的轻盈与色彩,体现出女子生活的雅致。

"人如玉,一见已心凉",通过比喻,写出女子如玉般的美貌,但即使如此,初次相见仍让人心生寒意,可能暗示着她内心深处的哀愁或难以接近的情感。

"午枕梦悠扬",午后小憩时的梦境飘忽不定,反映出女子内心的迷茫和期待。"流莺声唤觉,日犹长",午后的时光因莺鸣而显得格外漫长,更显孤独。

最后三句"几回烟断玉炉香。庭花影,不肯上东廊",描绘了室内香烟袅袅,室外花影斑驳,却无人欣赏的情景,表达了女子对情感交流的渴望以及被忽视的落寞。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闺中女子的内心世界,既有美丽的外表,又有深沉的情感,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介绍
晁端礼

晁端礼
朝代:宋   字:次膺   籍贯:开德府清丰县(今属河南)   生辰:1046~1113

晁端礼(1046~1113) 北宋词人。名一作元礼。字次膺。开德府清丰县(今属河南)人,因其父葬于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遂为任城人。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举荐,应诏来到京城。适逢宫禁中莲荷初生,他进《并蒂芙蓉》词,大得徽宗称赏。于是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黄称他“与万俟雅言(咏)齐名,按月律进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未及供职即病逝。 
猜你喜欢

军行

野人自说老为农,旧识戎装纸画中。

近日军行浑见惯,儿童嬉戏学刀弓。

(0)

僧敲月下门

深夜沉沉寂,谁行下岭坳。

寺深明月照,门闭老僧敲。

剥啄林间寺,婵娟云外梢。

山童破幽梦,人影并疏茅。

殿冷存馀篆,窗明待解包。

山虚传谷应,惊鹊亦离巢。

(0)

白鸟去边明

燕外丝方捲,明开若个边。

痴云留片片,白鸟去翩翩。

雨后霜毛湿,风前雪翅鲜。

双飞向何处,一半是晴天。

乍息鸠鸣垤,还归鹤避烟。

须臾阴霭尽,乌绕月娟娟。

(0)

穷理

磨旋盖倚机谁悟,镜缺弦生意最深。

知历知星方识性,潜天潜地要非心。

山须鳌负诬仙圣,潮为鲸来误古今。

我不信书祇自信,千年未必有知音。

(0)

自警

静退虽知趣味殊,终然习气未全除。

有无对境宜俱遣,梦觉何时解一如。

得力要须生处熟,用工最怕密中疏。

莫教草草匆匆去,却恐从前枉读书。

(0)

送薛沂叔过西湖

数亩松筠种不成,荒坛祭别酒频倾。

老天辜负归乡志,冷地寻思到世情。

日落关河孤鹤远,夜凉灯火小虫鸣。

应须趁取黄金在,买宅西湖住一程。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