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月三十夜偕兄孟尝伯尝与承之小集春去十有三日矣因取平上去入之十三韵为五绝入十三》
《三月三十夜偕兄孟尝伯尝与承之小集春去十有三日矣因取平上去入之十三韵为五绝入十三》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职]韵

光有意同消息寄语烟风须自力

即使秋冬促夏来,何须日夜催春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光有(guāng yǒu)的意思:只有,仅仅有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寄语(jì yǔ)的意思:寄语指的是通过书信或口头传达的祝福、忠告或叮嘱。

即使(jí shǐ)的意思:表示尽管条件不利或可能不成功,仍然坚持做某事。

日夜(rì yè)的意思:日夜指的是白天和黑夜,常表示时间连绵不断,不分昼夜。

时光(shí guān)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转瞬即逝。

消息(xiāo xī)的意思:形容人们因为谣言、传闻或消息的传播而惊慌失措,心惊胆战。

有意(yǒu yì)的意思:有趣或有价值的

自力(zì lì)的意思:自己努力,不依赖他人。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时光流转的自然规律,以及对季节更替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时光有意同消息”,表达了时间仿佛有意识地安排着万物的生长与凋零,赋予了自然现象一种生命感。接着,“寄语烟风须自力”一句,诗人以烟风自喻,暗示在自然界中,无论是风还是人,都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适应和面对变化,强调了个体在面对自然规律时的主动性和自立精神。

“即使秋冬促夏来,何须日夜催春亟。”这两句诗则进一步阐述了四季更迭的自然法则,秋冬季节推动着夏天的到来,春天的来临无需人为催促,体现了自然界中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自然节奏。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现象与人生的道理相联系,暗示了人生中的各种经历和阶段,都有其必然性和不可逆转性,应当顺应自然,顺其自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对生命过程的深刻理解,以及对顺应自然、自我努力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宇宙和生命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润守修撰见招与左丞王公大夫俞公东园集会宾主四人更无他客某顷为南都从事值故相杜公与王宾客焕毕大卿世长朱兵部贯冯郎中平同时退居府中作五老会一日大尹庐陵欧阳公作庆老公宴而王毕二公以病不赴中座亦只四人某时与诸僚同与席末言念往昔正类今辰然自皇祐庚寅迄今元符己卯整五十年矣抚事感怀辄成七言四韵

曾览祁公五老诗,仍陪三寿燕留司。

今逢北固开尊日,正似南都命席时。

喜奉笑言挥麈柄,却惭衰朽倚琼枝。

定知此会人间少,五十年才一再期。

(0)

驾部郎中毕公挽辞二首·其二

早仕潜郎省,通才适世资。

衣冠推吉履,州郡载遗思。

乔木陉山外,阴堂洛水湄。

令名千古在,沈刻争臣辞。

(0)

和吴仲庶龙图寄德仁致政比部二首·其二

倦游城阙厌纷华,一棹南归出白沙。

簪绂弃来如释负,山林到处便为家。

流泉绕舍锵金玉,仙饵盈槃泛露霞。

珍重宗英嘉隐操,远裁清句重咨嗟。

(0)

次韵柳郎中二咏·其一地炉

蒲条围坐雪添瓶,侧理糊窗炽炭明。

常对图书堆四壁,却思裘褐胜双旌。

道心生后安休息,事局閒来怕践更。

睡足定应输杜守,穷愁何必学虞卿。

(0)

元丰己未三院东阁作.元丰戊午夏予尹京治陈氏狱言者以为推劾不尽诏移大理而理官推迹陈氏姻党干求府政纵出重辟事下御史推求己未岁予自濠梁赴台讯鞫卒不涉干求之迹而大理反有傅致之状虽蒙辩正听命久之不得出邑邑不已作诗十篇记一时事非欲传之他人但以示子侄辈使知仕宦之艰耳·其五

飞语初腾触细文,廷中交构更纷纭。

纲条既甚秋荼密,枉直何由束矢分。

御史皆称素长者,府徒半识故将军。

却怜比户吴兴守,诟辱通宵不忍闻。

(0)

寄友·其一

忆子自昔乘羊车,数月不见今何如。

潭边日日看流水,恐有溯流双鲤鱼。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