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柯子·其一端午一日社集和遂初韵》
《南柯子·其一端午一日社集和遂初韵》全文
明 / 龚鼎孳   形式: 词  词牌: 南歌子

逝水沧江远,浮云碧汉流。逢时愁上仲宣楼。

漫说当年刘表,在荆州。探把菖蒲盏,还胶芥叶舟

隔宵堆怨玉搔头。吊屈湘波何处、此淹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汉(bì hàn)的意思:指蓝天白云,形容天空晴朗明亮。

沧江(cāng jiāng)的意思:指大江河流的广阔和深远,也比喻岁月的变迁和人事的更替。

菖蒲(chāng pú)的意思:指人的心地纯洁无私,不受外界诱惑的品质。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逢时(féng shí)的意思:逢时意为遇到合适的时机,表示抓住时机,做出正确的选择。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荆州(jīng zhōu)的意思:指人勇猛、刚强,具有坚定的意志和勇气。

刘表(liú biǎo)的意思:形容人虚有其表,外表看起来很好,实际上内在空虚。

漫说(màn shuō)的意思:随便说、胡说八道

搔头(sāo tóu)的意思:用手指甲或物体轻轻地搔头,表示犹豫、为难或困惑。

逝水(shì shuǐ)的意思: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如流水一样逝去。

淹留(yān liú)的意思:被水淹没而留下来

叶舟(yè zhōu)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无可挑剔,像叶子般轻盈、优雅。

玉搔(yù sāo)的意思:指玉器搔痒,比喻言辞或行动引起人们的不悦或不快。

云碧(yún bì)的意思:形容云彩和天空的颜色非常美丽。

仲宣(zhòng xuān)的意思:指中年人宣扬自己的优点或者自吹自擂。

玉搔头(yù sāo tóu)的意思:指女子梳头时用玉梳轻轻地梳理头发,比喻谨小慎微,小心翼翼。

仲宣楼(zhòng xuān lóu)的意思:指人们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和思维。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历史沧桑的感慨。"逝水沧江远,浮云碧汉流",以江水和浮云象征岁月如流水般匆匆而逝,天空中的云彩则暗示着历史的无常。诗人借古人刘表之典故,表达对荆州往昔繁华的怀念,暗示自己身处乱世,如同刘表未能把握时机。

"逢时愁上仲宣楼",仲宣楼是王粲登高抒怀之地,诗人借此寓言自己在忧患中登楼远眺,心中充满愁绪。接下来的"漫说当年刘表",进一步强调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反思。

"探把菖蒲盏,还胶芥叶舟",菖蒲和芥叶都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诗人借此寄托节日的哀思,暗示生活困顿,只能以简陋之物度日。"隔宵堆怨玉搔头",玉搔头象征着昔日的富贵,堆积的怨恨寓言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最后两句"吊屈湘波何处、此淹留",直接表达了对屈原的凭吊,同时也暗含自己滞留他乡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对理想无法实现的深深感慨。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在端午社集之际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龚鼎孳

龚鼎孳
朝代:明   字:孝升   籍贯:安徽合肥   生辰:1634年

龚鼎孳(1616年1月5日—1673年10月12日),字孝升,因出生时庭院中紫芝正开,故号芝麓,谥端毅。安徽合肥人。与吴伟业、钱谦益并称为“江左三大家”。崇祯七年(1634年)进士,龚鼎孳在兵科任职,前后弹劾周延儒、陈演、王应熊、陈新甲、吕大器等权臣。明代谏官多好发议论,擅于弹劾别人。龚鼎孳在明亡后,可以用“闯来则降闯,满来则降满”形容。气节沦丧,至于极点。风流放荡,不拘男女。
猜你喜欢

兵要望江南·其四禳厌第二十四

军行日,秋始与秋分。

金气旺时须要顺,先持弓矢向前行,得胜远方闻。

(0)

鸡声闹·其三十二

下营次,鸟众聚营中。

防有外兵来击我,亦虞诸将起奸凶,急去莫从容。

(0)

鸡声闹·其四

城营内,鹜鸟入其城。

定有兵灾并瘴疫,人民饥饿失耕耘,修德免灾成。

(0)

兵要望江南·其二占雷第九

占雷法,大怕出非时。

皆是守官无政法,酷民枉法有天知,天怒震权威。

(0)

兵要望江南·其十七占气第四

兵发日,天气久阴沉。

不雨又无光彩色,奸人谋事恨怀心,仔细速推寻。

(0)

兵要望江南·其二十六占云第三

将军善,识得气妖祥。

风角鸟占能总解,心无机巧计从长,报国效忠良。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