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单于(chán yú)的意思:指匈奴的首领,也用来形容权势极大的人。
典型(diǎn xíng)的意思:指某种事物具有代表性的特征或特点。
短衣(duǎn yī)的意思:指穿着短衣服,暗指贫穷或不足以应对寒冷的情况。
郊坰(jiāo jiōng)的意思:指郊外的土地或田野。
今学(jīn xué)的意思:指当下学习的知识或学问。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旧时(jiù shí)的意思:指过去的时光如同一场梦境般虚幻、逝去。
民丁(mín dīng)的意思:指百姓或平民百姓。
铙鼓(náo gǔ)的意思:指喧闹、热闹的场合或局面。
逆胡(nì hú)的意思:逆胡指的是违背常理,背道而驰的行为。
年少(nián shào)的意思:指年纪轻,年幼。
判花(pàn huā)的意思:指判断错误,对事物的本质、真相没有正确的认识。
匹马(pǐ mǎ)的意思:指两匹马并驾齐驱、齐头并进的意思。
少有(shǎo yǒu)的意思:少有指的是罕见、稀少的情况或事物。
视草(shì cǎo)的意思:对待事物漫不经心、不重视。
使君(shǐ jūn)的意思:指能够任用、派遣的官员或人才。
小队(xiǎo duì)的意思:小队指的是由少数人组成的团队或小组。
杂沓(zá tà)的意思:杂乱无序、纷纷扰扰
壮士(zhuàng shì)的意思:指勇敢、坚强、有胆识的人。
短衣匹马(duǎn yī pǐ mǎ)的意思:穿着短衣、骑着一匹马,形容行装简陋,生活艰苦。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使君在郊野检阅军队的场景,充满了浓郁的宋代军事文化气息。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手法,展现了使君从文官到武官角色的转变,以及对年轻将领的期望与鼓励。
首句“旌旗杂沓铙鼓鸣”描绘了检阅现场的壮观景象,旌旗飘扬,鼓声雷动,营造出热烈而庄重的氛围。接着,“使君小队来郊坰”点明了使君的身份和行动,他带着随从,来到郊外进行军事检阅。通过“旧时视草判花手,今学操剑驱民丁”,诗人巧妙地将使君从前的文职形象与现在的军事角色进行了对比,暗示了他从文到武的转变,并表达了对其适应新角色的肯定。
“逆胡未灭壮士耻,子虽年少有典型”两句,既表达了对国家统一的渴望,也对年轻将领寄予厚望,认为他们应当以消灭敌人、实现国家统一为己任,即使年纪轻轻,也要成为后人的榜样。最后,“短衣匹马肯从我,与子北涉单于庭”则表达了诗人愿意与年轻将领并肩作战,共同面对北方边疆的挑战,体现了深厚的同僚情谊和共同的战斗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宋代军事文化的风貌,也蕴含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和年轻一代的深切关怀与期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江城秋霁
霁后江城风景凉,岂堪登眺只堪伤。
远天螮蝀收残雨,映水鸬鹚近夕阳。
万事无成空过日,十年多难不还乡。
不知何处销兹恨,转觉愁随夜夜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