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布衣(bù yī)的意思:指穿着简朴的衣服,比喻清贫的生活或贫贱的身份。
苍生(cāng shēng)的意思:指百姓、人民或广大民众。
当世(dāng shì)的意思:指现在的时代、当前的社会。
经纶(jīng lún)的意思:指治理国家或组织的才智和智慧。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三复(sān fù)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文章反复推敲、修改,达到精雕细琢的程度。
思归(sī guī)的意思:指思念家乡,渴望归乡的心情。
天扉(tiān fēi)的意思:指最高的权力、最高的机关。
万事(wàn shì)的意思:万事如意是一个祝福的词语,意思是希望一切事情都能如愿以偿,顺利成功。
王朝(wáng cháo)的意思:指历史上一个朝代的统治者及其统治时期。
韦编(wéi biān)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琐碎、杂乱。
闻说(wén shuō)的意思:听说;听闻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有命(yǒu mìng)的意思:指命运不可抗拒,表示无法改变的命运安排。
簪笏(zān hù)的意思:指古代官员的礼仪之物,也泛指官员。
知几(zhī jī)的意思:知道多少。
- 翻译
- 朝廷官员簇拥天子之门,怎肯把治理国家的大权交给平民百姓。
我深信世间百姓终究有他们的命运,面对世事困厄更让我渴望回归田园。
独自一人又能期待千年不变的未来,双眼所见尽是世间万物的无常。
听说孔子日夜研读《韦编》,不知他感叹了多少次知识无穷无尽。
- 注释
- 簪笏:古代官员上朝时所持的象牙或玉做的手板,象征权力和地位。
天扉:天子之门,指皇宫。
经纶:筹划治理国家大事。
布衣:平民百姓。
苍生:百姓,泛指民众。
穷忧:困厄忧虑。
韦编:古书用牛皮绳编连,孔子用来指《易经》,此处借指读书。
三复:反复阅读,表示深入研究。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令所作,寄给聪明有见识的朋友黄晞。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关怀的诗句。
诗的开篇“王朝簪笏拥天扉,肯以经纶假布衣。”表达了诗人对权贵阶层奢侈生活的批判,同时也反映出自己清贫的处境。这里,“王朝”指的是统治阶级,而“簪笏”是古代官员佩戴的饰物,用来比喻他们的骄奢和封建礼仪;“经纶”则象征着织造布匹,意在说明诗人虽贫,但仍坚守自己的本分。
接下来的两句,“老信苍生终有命,穷忧当世益思归。”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命运的思考。诗人相信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寿命,不论是贫穷还是富贵;而“穷忧”则指的是因贫困所生的忧虑,这种忧虑促使诗人更加思念家乡。
“一身谁作千年望,两眼空看万事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感和无奈。首先,“一身”强调个人在漫长历史面前的渺小;“千年望”则表现出对未来无限的向往与思考。而“两眼空看万事非”则是诗人面对现实中的种种不公,感到无力改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
最后,“闻说韦编日开阅,可应三复叹知几。”表达了诗人对于古籍的尊重和学习态度。这里“韦编”指的是用皮革装订的书籍,即古代的典籍;“日开阅”表示诗人每天都在研读这些书籍,而“三复叹知几”则说明他对经典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和赞赏。
总体来看,这首诗既包含了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于陵吊古和王季木
枯峭涧石寒溪水,洗耳之清冷漱齿。
吊古借问谁氏居,传是于陵高士里。
于陵何必逊首阳,山薇芬留井上李。
夷齐兄弟仲夫妻,千载将无一致尔。
怪是峄山著论高,强欲律以中庸旨。
不思中庸解误人,易为贪夫作嚆矢。
欲挽颓波砥中流,行径何妨太卓诡。
肯将耳目易廉名,虽然矫节亦可喜。
若仿庄生齐物篇,夷蹠谁非以殉死。
孔门思狷难其人,吾欲举一陈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