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笔尖(bǐ jiān)的意思:指书法、绘画等艺术创作中笔尖的作用,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技艺的高低。
不耐(bù nài)的意思:不耐受、不能忍受
带围(dài wéi)的意思:指被包围或围绕着,形容陷入困境或受到限制。
呵冻(hē dòng)的意思:形容寒冷刺骨,冷得令人发抖。
寄书(jì shū)的意思:通过书信传递信息或表达思念之情。
蜡梅(là méi)的意思:比喻不畏严寒,能在寒冷的冬季中开花结果的植物。也用来形容坚强不屈的精神。
盘桓(pán huán)的意思:形容人在某个地方停留、逗留不去。
朔风(shuò fēng)的意思:指北方的寒冷风。也比喻刚劲有力的风。
绣床(xiù chuáng)的意思:指女子的婚姻之事,也指女子的婚姻家庭。
中看(zhōng kàn)的意思:形容程度不高,只是尚可。
- 鉴赏
这首《贺圣朝影》是清代诗人陆求可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里一位女子在绣床上剪裁衣物的情景,以及她面对严寒时的种种感受。
首句“绣床初放剪刀寒”,开篇即点明了季节与活动,绣床上的剪刀在冬日的寒冷中显得尤为刺骨,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接着,“带围宽”一句,暗示了女子因天气寒冷而减少了活动,导致腰围变宽,生活节奏因此减缓。这种细节描写,展现了人物与环境的和谐共存。
“笔尖呵冻寄书难”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笔尖在冰冻的空气中难以书写,寄情于文字变得困难重重。这一场景不仅反映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也隐喻了情感交流的不易,增加了作品的情感深度。
“且盘桓”一词,表达了女子在困境中的犹豫与徘徊,她既不愿离开温暖的绣房,又不得不面对外界的严寒。这种内心的挣扎,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推窗又见蜡梅残”将视线转向窗外,蜡梅的凋零象征着冬日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这一景象不仅增添了季节的特征,也引发了对生命短暂和自然循环的思考。
“镜中看。下阶不耐朔风酸。叶声干。”最后四句,通过镜子映照出女子的面容,她或许在反思自己的处境,或是对未来充满忧虑。走出绣房,面对凛冽的朔风,她感到无法忍受,仿佛连树叶的干涩声音都让她感到心酸。这一系列的动作与感受,将人物的情感推向高潮,同时也揭示了作品的主题——在逆境中寻找生存的意义与价值。
综上所述,《贺圣朝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冬日严寒中的生活状态,通过环境与人物的互动,展现了人物的情感世界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奴娇.秋日牡丹
九华惊觉,又偷承雨露,羞匀春色。
岸蓼汀蘋成色界,未必天香人识。
粉涴脂凝,霜销雾薄,娇颤浑无力。
黄昏月掩,山城那更闻笛。
应是未了尘缘,重来迟暮,草草西风客。
莺燕无情庭院悄,愁满阑干苔积。
宫锦尊前,霓裳月下,梦亦无消息。
嫣然一笑,江南如此风日。
送杨诚斋赴江东漕
爱公喜公去,爱国喜公住。
公去不可留,一节江东路。
停杯与公别,琐琐不足疏。
金陵古都会,形势天所付。
江淮有前蔽,荆楚无后顾。
矫首对山河,亦足发外惧。
钱唐六十年,帖帖泰山措。
繁华视旧都,无复郇瑕虑。
郇瑕仅忧贫,虽贫犹未斁。
安得小范老,前席借一箸。
重画汴洛谋,起此宴安痼。
金粟互输送,甲兵更守戍。
去来徜习惯,缓急乃暇豫。
耳闻不如见,公见况超悟。
愿公细平章,心期一言寤。
从此日暮云,不外锦囊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