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杨柳四首·其一》
《新杨柳四首·其一》全文
明 / 黄省曾   形式: 古风

杨柳,新杨柳,丝丝尽挂文园口。

芳鸟空啼碧玉枝,青楼不见红颜妇。

柳新人故奈何,忍对杨花历乱多。

去年此日垂杨下,忆汝春宵踏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玉(bì yù)的意思:碧玉是指翡翠这种美丽的宝石,用来比喻美好、珍贵的人或物。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垂杨(chuí yáng)的意思:指柳树垂下的枝叶。比喻形态柔美、姿态优雅。

春宵(chūn xiāo)的意思:春天的夜晚

红颜(hóng yán)的意思:红颜指的是美丽的女子。

花历(huā lì)的意思: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像花一样飞逝。

历乱(lì luàn)的意思:历史经历的混乱和动荡。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青楼(qīng lóu)的意思:指妓院或妓女的聚居地,也泛指娼妓。

去年(qù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即上一年。

人故(rén gù)的意思:人去世或人的离世。

丝丝(sī sī)的意思:细小的线或丝,形容微小细碎的事物。

踏歌(tà gē)的意思:跳舞、欢乐的样子。

文园(wén yuán)的意思:指文人聚集的地方,意味着文化氛围浓厚的园地。

新人(xīn rén)的意思:指刚刚进入某个领域或岗位的人,也可指刚刚结婚的夫妻。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杨花(yáng huā)的意思:指人的心思不定,容易受外界诱惑或干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新杨柳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中自然与人事的变迁。诗人以“新杨柳”为题,不仅描绘了杨柳的生长状态,更借物抒情,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人事沧桑的感慨。

首句“新杨柳,新杨柳,丝丝尽挂文园口”,开篇即以“新”字点明主题,通过“丝丝尽挂”形象地描绘出杨柳轻柔的枝条,仿佛是文人墨客的笔触,轻轻勾勒出春天的轮廓。这里的“文园口”可能暗指文人聚集之地,或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文采飞扬、才思敏捷的向往。

接着,“芳鸟空啼碧玉枝,青楼不见红颜妇”两句,诗人将视线从地面转向空中,碧玉般的杨柳枝头,芳鸟啼鸣,却不见昔日青楼中的红颜女子。这里运用对比手法,以鸟鸣的生机勃勃反衬出人物的寂寥与失落,暗示了美好事物的流逝和不可追回。

“柳新人故愁奈何,忍对杨花历乱多”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面对新生的杨柳,诗人不禁生出对旧人的怀念与不舍,面对纷飞的杨花,心中涌起的是无尽的愁绪。这一句中的“奈何”二字,蕴含着深深的无奈与哀愁,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去年此日垂杨下,忆汝春宵共踏歌”以回忆的方式收尾,将读者带回到过去美好的时光,与爱人一同在垂杨之下度过春夜,共享欢歌。这种对往昔幸福时光的怀念,更加深了对当前情境的感伤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黄省曾
朝代:明

(1490—1540)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猜你喜欢

土地庙联

乡里鼓儿乡里打;当坊土地当坊灵。

(0)

寒灯

十载诗书味,凄凉付尔怜。

深宵愁易烬,苦守又残年。

霜气逼无焰,人心枯到禅。

拥裘看独影,徙倚怯迟眠。

(0)

山行

石径幽岩竟日曛,杖藤行逐远樵闻。

纵无世外冥鸿翼,犹爱林閒野鹿群。

春渚夭桃无杂树,暮天残雨有行云。

故人溪口如相问,何物空山可赠君。

(0)

山舍夜坐纪兴

潜僻非世图,幽恬足真赏。

晨招逸人来,远策缓藜杖。

叙别罄春醪,园蔬雨馀长。

延欢喜就宿,窗籁风泉响。

草露喧候虫,林星耀虚敞。

芳池写初月,山气袭膏壤。

沉寂谐静便,栖迟惬敦养。

轻蜩蜕污浊,冥鲲绝疴痒。

久违商皓游,焉期漆园想。

然薪尽永夕,聊与谢尘鞅。

(0)

嘉量铭

时文思索,允臻其极。嘉量既成,以观四国。

永启厥后,兹器维则。

(0)

红豆曲

江南红豆树,一叶一相思。

红豆尚可尽,相思无已时。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