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律僧》
《律僧》全文
唐 / 张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苦行长不出,清羸最少年

持斋唯一食,讲律岂曾眠。

避草每移径,滤虫还入泉。

从来天竺法,到此几人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持斋(chí zhāi)的意思:指持守戒律,守斋节食。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讲律(jiǎng lǜ)的意思:遵守法律和规章制度,讲究纪律。

苦行(kǔ xíng)的意思:指修行者为了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而自愿忍受各种艰苦和痛苦的修行方式。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天竺(tiān zhú)的意思:指印度,也用来形容远方或外国。

唯一(wéi yī)的意思:独一无二,没有其他相同的

竺法(zhú fǎ)的意思:指人才高超,技艺精湛,能够出类拔萃。

注释
苦:艰难困苦。
长:长久。
出:显现、成功。
清羸:清瘦。
少年:年轻人。
持斋:遵守斋戒。
唯一食:一日一餐。
讲律:讲解佛法。
岂曾:何曾、从未。
眠:睡觉。
避草:避开草丛。
移径:改变路径。
滤虫:过滤虫子。
入泉:流入泉水。
从来:自古以来。
天竺:古代印度。
法:佛法。
到此:流传到此地。
几人:少数人。
传:传承。
翻译
长久以来修行难以有成,清瘦的身躯显出少年模样。
每日只吃一顿斋饭,研习佛法从未有过睡眠。
为了避开杂草常换路径,过滤虫子还要亲自取泉水。
自古以来天竺的佛法,流传到此又有几人真正传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佛教僧侣严格修行的景象,通过对其日常生活和精神追求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僧人的清贫、自律与敬业。首句“苦行长不出”表明僧人长期坚持艰苦的修炼,不为世俗所动摇;“清羸最少年”则形象地比喻僧人心如止水,清澈纯净且始终保持赤子之心。

“持斋唯一食”说明僧人的饮食简朴,只有一餐,体现了佛教的出家精神和对物欲的放下;而“讲律岂曾眠”则强调僧人对于佛法的专注和敬业,即使在睡眠中也不忘记诵读戒律。

“避草每移径”形象地描绘了僧人的慈悲之心,连小草都不愿践踏,更别说其他生命;“滤虫还入泉”则展示了僧人对生命的尊重,即使是微小的昆虫也不忍心伤害。

最后,“从来天竺法,到此几人传”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法脉传承的关切,以及对于能够真正领悟和传承佛法的人数之稀少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僧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佛教修行的严肃性和深远意义,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此类高尚境界的赞美与向往。

作者介绍
张籍

张籍
朝代:唐   字:文昌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生辰:约767~约830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猜你喜欢

有寄四章,次兰史韵·其三

衣香阁敞倚清尊,手检虬髯传细论。

匕首千金珠十斛,青衫红粉话中原。

(0)

红楼梦绝句题词为菽园孝廉作·其八

莫向痴人说假真,梦中幻境又翻新。

五云捧出游仙笔,从此曹唐有替人。

(0)

扶风君有私印曰「黛玉性情、香菱遭际」,钤之牍尾,意有所感,书此为寄·其四

恨未能离处士家,香零玉堕触情芽。

平生揾尽英雄泪,惯向人间吊落花。

(0)

王汉卿农部出都抵潮小住,将归武平,赋别·其二

岸花送客绿篷忙,天上初回粉署郎。

南海约寻光孝寺,西山归访读书堂。

江湖游草添行卷,风雪寒梅问故乡。

佳话闺中应说遍,良人执戟在明光。

(0)

侍香集题词为孝女许曼仪作·其十一

瑶天珠宿感年华,仙算难延怨帝车。

休唱人间可哀曲,绛河吹泪湿昙花。

(0)

联仙蘅观察和怀古诗韵次答·其一

义旗风捲海东头,浪迹来为汗漫游。

亡宋地难存岛国,瞻韩人喜到潮州。

论交文字三生业,凭吊江山万古愁。

满眼狂澜嗟已倒,待公重障百川流。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