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莫艾兰,兰有芬芳姿。
艾草须艾棘,勿为棘所欺。
不敢(bù gǎn)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不碍(bù ài)的意思:不妨碍、不阻碍、不影响
触手(chù shǒu)的意思:触手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指海洋生物的触角,用来触摸和感知周围环境;二是比喻某个组织或个人的行动范围广泛,触及到各个领域。
稻畦(dào qí)的意思:指稻田里的田埂,比喻人的本分、工作岗位或职责范围。
芳姿(fāng zī)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动人的容貌。
芬芳(fēn fāng)的意思:指香气扑鼻、芳香宜人的意思。
谷底(gǔ dǐ)的意思:指处于最低点或最困难的境地。
荆棘(jīng jí)的意思:比喻困难、艰险。
睨视(nì shì)的意思:用目光怒视或轻蔑地看待
伤人(shāng rén)的意思:伤害他人身体或感情。
香气(xiāng qì)的意思:指香味扑鼻,令人陶醉,形容气味芬芳馥郁。
亦何(yì hé)的意思:也是什么意思,表示对事物的无所谓或不在乎。
幽谷(yōu gǔ)的意思:幽谷指的是深山中幽静的山谷,也用来形容偏僻、隐蔽的地方。
这首诗以艾草与兰花的对比,以及对荆棘的警戒,寓含深刻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植物的象征,表达了对美德与邪恶、善良与伤害之间选择的思考。
首句“艾草莫艾兰”,以“莫艾”表达对兰花的保护,寓意着对美德的珍视和维护。兰花的“芬芳姿”象征着高尚的品质,而生长在幽谷底,不阻碍他人稻田的发展,体现了美德的自然与和谐,不求回报,不争名利。
接着,“艾之亦何益,徒令香气衰”,诗人指出艾草虽能驱虫,但对兰花的芬芳却无益,反而可能使香气衰减。这暗喻了在维护正义的同时,也要避免不必要的破坏或伤害,保持环境的和谐与美好。
“荆棘生满道,出刺伤人肌”,荆棘作为恶的象征,不仅生长在道路旁,还带有尖锐的刺,容易伤害行人。这提醒人们要警惕那些看似无害但实际上充满危险的事物,避免被其伤害。
“持刀忌触手,睨视不敢挥”,面对荆棘,即使手持利刃,也需小心翼翼,不敢轻易挥动,以免伤害到自己。这反映了在处理问题时,应谨慎行事,避免因冲动而造成更大的损失或伤害。
最后,“艾草须艾棘,勿为棘所欺”,诗人强调了在维护正义的同时,也需要正确对待邪恶,不能被其蒙蔽或欺骗。这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指导,也是对社会道德建设的呼吁,倡导在面对是非时,要有辨别力,勇敢地选择正义的一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植物的比喻,巧妙地传达了对美德的推崇、对邪恶的警惕以及在维护正义过程中应秉持的态度,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