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山悲旧桂,长坂怆馀兰。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成 王 挽 歌 唐 /岑 参 幽 山 悲 旧 桂 ,长 坂 怆 馀 兰 。地 底 孤 灯 冷 ,泉 中 一 镜 寒 。铭 旌 门 客 送 ,骑 吹 路 人 看 。漫 作 琉 璃 碗 ,淮 王 误 合 丹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坂(cháng bǎn)的意思:形容事物长久不变,没有变化的迹象。
地底(dì dǐ)的意思:指地下或深处。
孤灯(gū dēng)的意思:指孤单寂寞的景象或处境。
合丹(hé dān)的意思:指合成、混合。
淮王(huái wáng)的意思:指人性格豪放、豪迈,举止不拘小节,不拘形式的人。
旌门(jīng mén)的意思:旌门是指古代城门上的旌旗,形容声势盛大、气势磅礴的场面。
琉璃(liú lí)的意思:指透明如玻璃、颜色艳丽的东西。
路人(lù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无关的人,泛指陌生人。
门客(mén kè)的意思:指为富人或有权势的人工作,充当仆人或侍从的人。
铭旌(míng jīng)的意思:铭记在心,永远怀念。
骑吹(qí chuī)的意思:指人言过其实,夸大其词,夸夸其谈。
一镜(yī jìng)的意思:指一瞥、一眼、一瞬间的时间。
- 翻译
- 在幽静的山中,古老的桂花引人哀伤,漫长的坡道上,残留的兰花令人悲怆。
地下的孤灯显得格外清冷,泉水之中仿佛藏着一面寒冷的镜子。
葬礼上的铭旌由门客护送,送葬队伍中的乐声引得路人观看。
随意制作的琉璃碗,像那淮南王误合的仙丹。
- 注释
- 幽山:寂静偏远的山。
悲旧桂:为过去的桂花感到悲伤,比喻对往事的哀愁。
长坂:长长的坡道。
怆馀兰:对剩下的兰花感到凄凉。
地底:地下。
孤灯:孤单的灯火,象征孤独与冷清。
泉中:泉水之中。
一镜寒:比喻泉水清澈如寒冰之镜。
铭旌:葬礼上的一种旗幡,上书死者官阶、姓名等,用以引魂。
门客:指依附于贵族家门的食客。
骑吹:古代随葬仪仗中的一种吹奏乐队。
路人:过路的人,泛指旁观者。
漫作:随意制作,不经意间制成。
琉璃碗:透明美丽的碗,这里比喻虚幻不实之物。
淮王:指汉代淮南王刘安,有炼丹求仙的传说。
误合丹:误合仙丹,比喻因错误行为导致的不幸结果。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哀伤和孤寂的情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的感慨。"幽山悲旧桂"中的"旧桂"可能指的是古时留下的桂树,它不仅是岁月沧桑的见证,也承载着往昔的记忆和情感。"长坂怆馀兰"则表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哀愁,"馀兰"通常指的是稀少难寻的兰花,这里象征着难以重现的美好时光。
接下来的"地底孤灯冷,泉中一镜寒"更进一步营造了一种幽静而又有些凄凉的情境。"地底孤灯冷"可能是指深夜时分,连星辰都已寂灭,只剩下一点微弱的光亮;"泉中一镜寒"则形象地描绘了山间清泉如同一面明镜,反射出周遭环境的静谧与寒冷。
"铭旌门客送,骑吹路人看"中的"铭旌"可能是指古代的门禁,"门客"则是来访之人,而"骑吹路人看"则描绘了诗人在离别时刻的孤独感受。这里的"骑吹"可能是指远行的人乘坐马匹,扬尘而去,留下的是路人的目送。
最后两句"漫作琉璃碗,淮王误合丹"则充满了神话色彩。"漫作琉璃碗"可能是在形容一种精致的工艺品,而"淮王误合丹"中的"淮王"可能是指古代传说中追求长生不老的君主,"误合丹"则表达了对于永恒与梦想的渴望和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过往美好事物的怀念,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悲凉情绪。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于超越时空、追求永恒的渴望和无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沈德潜进呈后游摄山诗十二首走笔和韵并书长卷赐之·其五紫峰阁
杰竖生紫烟,群岭缪相障。
苔树为眉发,云霞为色相。
对之或属咏,天机发意匠。
其下有石泉,一泓白云上。
屈曲成细注,出寺乃奔放。
故予散步处,指点犹能状。
更忆小阁中,凭栏曾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