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释迦头·其二》
《释迦头·其二》全文
清 / 陈肇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香苞曾说蜜波罗珍重芳名释迦

一粒须弥大化三生慧业阿难

花从净土拈来结,种自祇园乞得多。

莫道前身原是佛,木奴狡狯维摩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阿难(ā nán)的意思:形容人心地善良、纯真无邪。

波罗(bō luó)的意思:形容物体或情况摇摆不定、不稳定。

大化(dà huà)的意思:扩大、放大

芳名(fāng míng)的意思:指美名、好名声。

慧业(huì yè)的意思:指聪明智慧的才业或工作。

狡狯(jiǎo kuài)的意思:形容人狡猾、狡诈。

净土(jìng tǔ)的意思:指纯净无尘的土地,也指心灵纯净的境地。

木奴(mù nú)的意思:指没有主见、没有个性、没有主动性的人。

前身(qián shēn)的意思:指某事物或某人的以前的形态、状态或身份。

三生(sān shēng)的意思:指的是三世轮回或者三次生命。

释迦(shì jiā)的意思:指佛陀释迦牟尼,也用来比喻智慧卓越、悟性高超。

维摩(wéi mó)的意思:指人们在困境中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气,不放弃努力,坚持到底。

香苞(xiāng bāo)的意思:形容事物初露端倪,有希望发展的样子。

须弥(xū mí)的意思:形容庞大无边的样子。

珍重(zhēn zhòng)的意思:对某人或某物非常重视,非常珍贵,十分关心。

鉴赏

这首诗名为《释迦头(其二)》,作者陈肇兴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诗中以佛教中的释迦牟尼和佛法为题材,展现了诗人对佛法智慧的独特见解。

首句“香苞曾说蜜波罗”借用了佛教术语,将花朵比喻为释迦牟尼的智慧之花,暗示其深藏不露的内在价值。接下来,“珍重芳名唤释迦”强调了释迦牟尼的尊贵地位和其教义的珍贵。

“一粒须弥通大化”运用了佛教中的“须弥山”和“大化”概念,意指佛法深远,能包容世间万物的变化。而“三生慧业证阿难”则提及了佛教中的轮回和智慧修行,表达出佛法能够引导众生解脱生死轮回。

“花从净土拈来结”描绘了佛花从清净之地生长,象征着佛法纯净无暇。“种自祇园乞得多”则提到佛陀在祇园精舍传播佛法,强调佛法的传承与普及。

最后两句“莫道前身原是佛,木奴狡狯胜维摩”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佛法并非仅限于佛本身,而是普渡众生,连木头也能因其智慧而超越维摩诘(佛教中的菩萨),寓言般地揭示了佛法的普遍性和包容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既赞美了佛法的深邃,又寓教于乐,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作者介绍

陈肇兴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八月二十五夜陈世恭邀赏桂花

中秋过十日,丹桂始堪誇。

浸酒尝花味,张灯代月华。

旧游人顿少,迟赏兴尤嘉。

谑笑从狂客,清歌欠小娃。

(0)

画鸡

蚤岁书窗共寂寥,几听风雨夜萧萧。

曳裾今向王门先,犹赖司晨朔望朝。

(0)

书山谷道人诗帖后

诗因得法能追杜,书自名时已配苏。

今日尚馀真迹在,月明沧海见珊瑚。

(0)

书松雪翁墨迹后

吴兴翰墨人间少,白璧黄金价尽低。

今日鸥波亭下路,王孙何处草萋萋。

(0)

分题得三槐亭送凤阳知府李文为弟极刑还乡

凤翥群山秀,龙飞此地灵。

昔人曾种树,今日尚名亭。

密叶生仍细,疏花落更馨。

音声来静夜,精魄孕虚星。

雨入霏琴荐,云屯黯砚屏。

秋阴连古市,凉吹进空囹。

旧应三公兆,今看五马停。

麟符荣不忝,燕寝梦俄醒。

郡事非蝼蚁,原情在鹡鸰。

从容辞组绶,萧散向林扃。

缥轴诗成什,银罂酒满经。

归装勤去仆,离曲厌歌伶。

恋阙心应赤,还家鬓尚青。

民今思召政,谁复犯齐刑。

郡乘歌宜载,朝绅议可听。

老夫将直笔,为著去思铭。

(0)

次韵过散花洲

赤壁军回处,曾于此散花。

跳鱼惊过橹,落鸟立行槎。

山远云连树,江清水见沙。

风帆今日便,应送早还家。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