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角(āi jiǎo)的意思:形容悲伤或凄凉的声音。
苍苔(cāng tái)的意思:指古老的庙宇、墓地等地方长满了青苔。
彻晓(chè xiǎo)的意思:完全明白,彻底了解
斥堠(chì hòu)的意思:斥责、指责。
楚江(chǔ jiāng)的意思:楚江是指中国古代楚国的江河,用来比喻英雄豪杰。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勾吴(gōu wú)的意思:指通过勾结、串通等手段来达到不正当的目的。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江隈(jiāng wēi)的意思:指江河的弯曲处或转弯处。
连天(lián tiān)的意思:高耸入云的样子,形容极高或极多。
龙卷(lóng juǎn)的意思:指龙卷风,也可比喻形势突变、局势动荡或事情突然发生的变化。
蔓草(màn cǎo)的意思:指无法控制、无法根除的问题或隐患。
鸣哀(míng āi)的意思:表达悲痛和哀悼之情。
入夜(rù yè)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天黑的时候。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延陵(yán líng)的意思:指人死后葬在陵墓中,也可引申为人去世后受到尊敬和纪念。
鱼龙(yú lóng)的意思:指伪装成龙的鱼,比喻伪装得很像,很难辨别真伪。
战垒(zhàn lěi)的意思:战垒指战争时建立的防御工事,也泛指用于抵御外敌的坚固防线。在引申义中,战垒还可以指代团结一致、坚守阵地的集体或个人。
砧声(zhēn shēng)的意思:指敲打砧石所发出的声音,比喻工作、劳动的声音。
重镇(zhòng zhèn)的意思:指在战略地位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城镇或地区。
- 鉴赏
这首《暨阳怀古》由清代诗人殷誉庆所作,通过对暨阳(今江苏宜兴)的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与浓郁的怀古之情。
首联“此地勾吴战垒开,尚馀重镇楚江隈”开篇即点明了地点与历史背景,勾勒出暨阳曾是战争频发之地,如今虽已战事平息,但昔日的重镇地位依然在楚江之畔留下痕迹。这里的“战垒开”与“重镇”不仅指地理上的位置,也暗含着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积淀。
颔联“城边斥堠连天远,海上鱼龙卷浪来”进一步展开画面,将暨阳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城边的瞭望塔与远处的天际线相接,象征着暨阳作为战略要地的深远影响;而海上的鱼龙卷起波浪,则是自然界的生动描绘,同时也寓意着历史的波澜壮阔。
颈联“黄歇冢荒迷蔓草,延陵碑古蚀苍苔”则转向对历史人物的追忆。黄歇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名臣,延陵是春秋时期的吴国贵族之地,这两处遗迹的荒凉与沧桑,反映了时间的无情流逝与历史人物的最终归宿。黄歇冢与延陵碑的荒芜与苍苔的侵蚀,既是自然界的规律展现,也是对过往辉煌与荣耀的无声悼念。
尾联“西风入夜鸣哀角,并和砧声彻晓催”以凄凉的西风、哀鸣的号角以及深夜的砧声,营造出一种悲凉而又深沉的氛围。这不仅是对古代战争场景的再现,也是对历史长河中逝去岁月的感慨。号角与砧声交织,既是对历史的回响,也是对现实的呼唤,提醒人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暨阳的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既有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也有对现实的深切关怀,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视角。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心远阁秋眺示大学士及南书房翰林等
一指当人前,不见泰山高。
离娄闭目时,讵可察秋毫。
至人用心镜,万物不能逃。
王者明四目,智烛良独操。
兹阁名心远,寓意岂在遥。
结搆山之巅,俯仰近云霄。
况值三秋深,天气高泬寥。
叶落万林疏,凭眺心神超。
伊余有远思,匪恋物华撩。
或情有壅蔽,或民嗟苦劳。
或贤当登进,转令在下僚。
或时虽小安,遽益志气骄。
见理有不周,愆尤自此招。
辩言有未当,是非致混淆。
心远之谓何,岂谓盻荒郊。
即事因自儆,此乐非游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