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与狡倭持,战氛何时解。
百无一堪用,可恃复安在。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兵饥(bīng jī)的意思:指军队缺乏粮食供应,士兵因饥饿而无法正常作战。
兵戈(bīng gē)的意思:指战争和军事行动。
虫豸(chóng zhì)的意思:指虫子、昆虫。也用来形容人品行恶劣、卑鄙无耻。
大将(dà jiàng)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将领,也用来形容能力强、战绩显著的人。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
沟垒(gōu lěi)的意思:指心理上的隔阂或分歧,也可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或隔阂。
含笑(hán xiào)的意思:面带微笑,形容心情愉悦。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急兵(jí bīng)的意思:指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调动兵力,解决问题或应对困难。
饥馁(jī něi)的意思:形容非常饥饿。
骄将(jiāo jiāng)的意思:指自负、傲慢的将领或军事指挥员。
结束(jié shù)的意思:在作品或事物的最后关键部分做出精彩点睛的修饰或补充,使其更加完美。
客兵(kè bīng)的意思:指外地来的士兵或游击队员。
立志(lì zhì)的意思:立志指一个人树立远大的目标,下定决心去实现。
立功(lì gōng)的意思:指在战争、斗争或其他事务中取得重大成就或有显著贡献。
辽海(liáo hǎi)的意思:形容广阔无边的大海。
旄节(máo jié)的意思:指旗帜、节旗。比喻标志、象征。
脱巾(tuō jīn)的意思:指男子脱去头巾,表示失去了尊严和身份。
为国(wèi guó)的意思:为了国家,为了国家的利益。
犀锁(xī suǒ)的意思:形容关系紧密,难以分开的情感或关系。
相待(xiāng dài)的意思:互相等待或互相接待
行好(xíng hǎo)的意思:指行为善良、品德高尚,对他人友善、宽容。
战心(zhàn xīn)的意思:指战争中的决心和意志力。
折冲(zhé chōng)的意思:指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冒着危险、费力气,不顾困难和牺牲。
诤臣(zhèng chén)的意思:指忠诚正直的臣子。
百无一堪(bǎi wú yī kān)的意思:形容情况极其糟糕,没有一点可取之处。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宗道所作的《送刘都谏谪辽阳》。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刘都谏被贬至辽阳的不舍与担忧,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边疆战事的忧虑。
首句“立志为诤臣,万死应不悔”展现了刘都谏的高尚品格和坚定意志,即使面临生死考验,也愿意为国家直言进谏。接着,“含笑辞白发,结束向辽海”描绘了刘都谏告别家人,踏上前往辽阳的旅程,虽然内心充满不舍,但依然以微笑面对,展现出他的勇敢与决心。
“辽海急兵戈,山高集犀锁”点明了辽阳边境的紧张局势,暗示了战争的紧迫性。接下来的“久与狡倭持,战氛何时解”表达了对战争持续不断的忧虑,以及对和平早日到来的渴望。
“万里调客兵,饷绝兵饥馁”描述了远征客兵的艰难处境,由于物资供应中断,士兵们面临着饥饿的威胁。而“脱巾侮大将,易若捕虫豸”则讽刺了某些将领的无能,比喻他们如同捕捉昆虫一样容易被取代。
“未战心先携,兵骄将复猥”揭示了军队内部的问题,士兵因长期征战而心生动摇,将领们的骄横和贪欲更是加剧了这种不安。最后,“百无一堪用,可恃复安在”表达了对当前军事力量的质疑,似乎找不到可以信赖的力量来应对危机。
“君行好折冲,旄节久相待”是对刘都谏的鼓励,希望他能在辽阳发挥重要作用,抵御外敌。而“勉矣立功名,身为国沟垒”则是对刘都谏的期待,希望他能够建立功勋,成为国家的坚强壁垒。
整首诗情感饱满,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展现了诗人深沉的责任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忧国愿年丰,岁事屡艰虞。
经春书不雨,首夏犹脩雩。
油云若待族,闾里都向隅。
未必金石流,其如禾麦枯。
不晓神灵意,果为乾封乎。
我欲登天门,为众吁以呼。
圣道方冲融,时霖应岂诬。
将无水貉尤,傥尔肥遗辜。
屯膏感玄象,修禳关庙谟。
于公一平谳,犹腾焚尪巫。
况乃吾皇仁,嘘吸通轧枢。
愿进云汉篇,庶望商霖濡。
六事既改观,三农亦登苏。
恨无双羽翼,空抱蒿目愚。
阶树夕含雾,冥冥鸟栖时。
临轩独不寐,见月有馀悲。
旧游已陈迹,素志倍前期。
守道古多贱,高世俗恒嗤。
君门献璞人,则足终何为。
沮溺共忘世,千载名永垂。
薄才弃时用,窜迹宜东菑。
明朝择广野,茇舍依茅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