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鬐鬣小,食尽白蘋篇。
- 注释
- 鳞:鱼鳞。
细粉:细腻的粉末。
开书:翻开书页。
乱眼前:使视线纷乱。
透窗:穿透窗户。
疑漏网:像是渔网有破洞。
落砚:落在砚台上。
流泉:流动的泉水。
潜穴:隐藏的洞穴。
河图:中国古代的神秘图案。
吞钩:吞下钓钩。
乙字边:汉字'乙'的笔画。
鬐鬣:鱼的鳍和尾。
小:小而不起眼。
食尽:吃光。
白蘋篇:关于白蘋(一种水生植物)的故事或篇章。
- 翻译
- 鱼鳞般的细粉光彩夺目,打开书页仿佛扰乱了视线。
透过窗户好像有漏洞的渔网,落在砚台上的墨汁像流水般流淌。
它隐藏在神秘的图案中,就像河图里的秘密生物,吞下钓钩时仿佛乙字边的形状。
别看它的鳍尾看似微小,但它能吃掉整篇关于白蘋的篇章。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壁画中的鱼儿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细腻观察和深厚兴趣。"鳞细粉光鲜"一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鱼儿体表的光泽与细腻,仿佛在阳光下闪耀。紧接着“开书乱眼前”则从视觉冲突中描绘了诗人被壁画吸引的程度,书本前的字句变得不易辨认,就如同鱼儿在水中的翻腾,让人目不转睛。
"透窗疑漏网"一句,则是将壁画与自然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窗外的光线穿过窗纱,如同渔网,增添了一层意境。紧随其后“落砚似流泉”则以写意的手法,将书桌上的墨水滴落,譬喻成山间清泉,展现了诗人对笔墨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潜穴河图内,吞钩乙字边"中的“潜穴河图”,可能指的是壁画中鱼儿跃动的水域场景,而“吞钩乙字边”则形象地描绘了鱼儿在水中自由穿梭的情状。最后,“莫言鬐鬣小,食尽白蘋篇”一句,不仅表明了诗人对壁画艺术的高度评价,更透露了一种超越物象本身、达到了精神层面的欣赏体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壁画中鱼儿生动形态的描绘,展现了唐代文人对美学和审美情趣的深刻把握,同时也反映出诗人李远在艺术鉴赏上的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辛卿有言雨则清润晴则清和昌甫因为五字次韵呈之
雅俗岂殊调,今古信一时。
晴雨草木长,摸索皆我诗。
善来子赵子,身世忽若遗。
顾瞻绝代人,乘闲有幽期。
和润见名理,处处清气随。
坐卧泉乱鸣,孟夏凉侵肌。
睡馀供茗事,禅榻鬓成丝。
进退出处间,何心玩易羲。
送余制干赴四明
鲸波环甬东,生犀驾鳅船。
戈旗耀玄甲,声震登莱边。
运柁指河洛,连樯捣幽燕。
中坚有宗臣,重望推世贤。
神机赞庙谋,天授黄石编。
青春策名勋,幕府当慨然。
英英台阁姿,秉羽宁拘挛。
贾勇出绪馀,一举四海全。
云帆万里风,杕杜歌劳还。
秋日郊行题崇福寺大井
秋暑未退舍,独游亭午时。
篮舆汗翻浆,陡觉回凉飔。
青春十载前,此地尝娱嬉。
只今发种种,蹉跎尚何之。
悬崖多紫花,绕夜垂青枝。
残蝉犹尔噪,新雁乃许迟。
允矣原宪贫,异哉宋玉悲。
酌泉揖老僧,清坐生佳思。
唐侯仲友之守台为浮梁于江象山令蒋鹗考叔赋江有济三章以献余时官于台见而陋之作江有梁
江有梁,昔所无兮。台之民,维艰虞兮。
我南之耕,其出于于。我北之趋,维薪维刍。
匪伊薪刍,行旅载途。风雨晦冥,海波愁予。
岂无舟人,徼利以呼。偪仄沦胥,云谁之辜。
江有梁,维今始兮。台之民,维天启兮。
邦有父母,视民如子。民号于溺,侯曰由己。
乃相乃谋,乃筑乃峙。其桴联联,其舟齿齿。
民不知江,有道如砥。我醉我奔,云胡不喜。
江有梁,孰使然兮。台之民,曰侯贤兮。
孰使侯贤,有命自天。天子圣仁,侯乃来宣。
自我侯来,有麦有年。天姥之南,东溟之壖。
涛澜不惊,歌舞后先。汝不我信,视此一川。
我梁既成,我民既平。侯智不矜,侯心载宁。
帝曰汝归,其车宵征。予欲济川,邦国是经。
民留我侯,敢与帝争。我帝我侯,眉寿无疆。
《唐侯仲友之守台为浮梁于江象山令蒋鹗考叔赋江有济三章以献余时官于台见而陋之作江有梁》【宋·孙应时】江有梁,昔所无兮。台之民,维艰虞兮。我南之耕,其出于于。我北之趋,维薪维刍。匪伊薪刍,行旅载途。风雨晦冥,海波愁予。岂无舟人,徼利以呼。偪仄沦胥,云谁之辜。江有梁,维今始兮。台之民,维天启兮。邦有父母,视民如子。民号于溺,侯曰由己。乃相乃谋,乃筑乃峙。其桴联联,其舟齿齿。民不知江,有道如砥。我醉我奔,云胡不喜。江有梁,孰使然兮。台之民,曰侯贤兮。孰使侯贤,有命自天。天子圣仁,侯乃来宣。自我侯来,有麦有年。天姥之南,东溟之壖。涛澜不惊,歌舞后先。汝不我信,视此一川。我梁既成,我民既平。侯智不矜,侯心载宁。帝曰汝归,其车宵征。予欲济川,邦国是经。民留我侯,敢与帝争。我帝我侯,眉寿无疆。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8367c6c4023be98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