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湿啼猿树,高笼过客船。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天(bì tiān)的意思:指蓝天,晴朗明净的天空。
朝暮(zhāo mù)的意思:指一天的早晨和傍晚,也指时间的短暂和转瞬即逝。
朝朝(zhāo zhāo)的意思:每天,每日
楚江(chǔ jiāng)的意思:楚江是指中国古代楚国的江河,用来比喻英雄豪杰。
吹散(chuī sàn)的意思:吹散指把东西散开、分散。
过客(guò kè)的意思:指短暂经过的人或事物,比喻来去匆匆,不久停留的人。
降神(jiàng shén)的意思:指通过祭祀或其他仪式使神灵降临并附体,也可指人在某种境况下表现出超凡脱俗的神奇能力。
客船(kè chuán)的意思:指前往远方的船只,也比喻远行的人。
暮暮(mù mù)的意思:黄昏时分;夜幕降临;天色渐暗
神仙(shén xiān)的意思:指修炼有成的仙人,也泛指非凡的人物或事物。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巫山(wū shān)的意思:指事情已经发生或已经达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相连(xiāng lián)的意思:两个或多个事物紧密地连在一起。
朝朝暮暮(cháo cháo mù mù)的意思:朝朝代表白天,暮暮代表晚上。表示日复一日,时时刻刻,形容某种长期重复的状态或情况。
十二晚峰(shí èr wǎn fēng)的意思:指山峰高耸入云,层峦叠嶂的壮丽景象。
- 注释
- 雨霁:雨停后天气转晴。
巫山:中国湖北省与重庆市交界处的一座著名山脉,常有云雾缭绕,富有神话色彩。
云轻:云层稀薄、轻盈。
碧天:蔚蓝色的天空。
远风:从远处吹来的风。
散又相连:形容云被风吹散后又聚合在一起。
十二晚峰:可能指代巫山的十二座山峰,带有文学性的表达,不一定确指数量。
前:前面,此处指山峰之前。
暗湿:阴暗潮湿。
啼猿:啼叫的猿猴,常用于描绘山林的幽静或哀愁。
树:树木。
高笼:高处笼罩着,此处指雾气或云层覆盖。
过客船:过往旅客乘坐的船只。
朝朝暮暮:每天早晚,形容时间的持续。
楚江边:楚地的江边,楚江通常指的是长江流经楚地(今湖北、湖南等地)的部分。
几度:多少次。
降神仙:神仙降临,比喻美景如同仙境,也可能指传说中的神仙真的降临此地。
- 翻译
- 雨停巫山之上,云淡映着蓝天。
远处的风时而吹散又相连,在十二座晚霞映照的山峰前。
潮湿的树木中猿猴暗自啼叫,高处的雾气笼罩着过往的船只。
每天早晚在楚江岸边,这里曾是多少次神仙降临的地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迷人的自然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水画卷。
“雨霁巫山上,云轻映碧天。”开篇即以清新之气渲染出巫山在雨后的宁静与纯净。雨霁,意指雨后晴朗;巫山,是著名的美丽山峰之一;云轻映碧天,则是对那飘逸而不失庄重的云景描绘。
“远风吹散又相连,十二晚峰前。”这里借助远风和山峰之间的呼应,表达了自然界中事物间息息相关的哲理。远风轻拂,使得山峦云雾不再浓密,但依旧在十二个夜晚的巫山峰前交织出一幅流动的画面。
“暗湿啼猿树,高笼过客船。”这一句则转向细腻描写山间的生灵和行者。啼猿,即猿啼,是古代对猿猱叫声的形容词,这里的啼猿暗示了树木间幽静而又有些许动感的声音;高笼过客船,则是通过高耸的林木和穿梭其下的行舟,勾勒出山谷中深邃而又不失流动之美。
“朝朝暮暮楚江边,几度降神仙。”最后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对巫山楚江一带的日复一日的观赏,以及那种超凡脱俗、与自然神灵交流的情怀。这里的“几度”表达了一种时间的流转和频繁,暗示着诗人对这片美丽景致的深深喜爱以及不愿离开。
整首诗通过对巫山雨后的描写,以及对自然界中生命活动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